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通小麦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主要由位于小麦染色体SBL、SAL、SD、IA上的Kr;、Kr;、Kr。、Kr。控制”-’‘,Kr基因同时也控制着普通小麦与其它外源种属的杂交亲和性’‘·”。源于中国的小麦地方品种普遍具有较好的亲和性“·“,但由于其农艺性状差,配合力不理想,在远缘杂交育种中收效甚微。山东是全国产麦大省,小麦品种历经5次更新、更换,目前推广的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但对其杂交亲和性尚未见报道。因此研究山东主要推广小麦品种的亲和性,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亲和小麦材料,对于小麦品种改良和有效地开展远缘杂文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2.
普通小麦与黑麦属间杂种(F1)育性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赵洪  薛勇彪 《遗传》2024,(1):3-17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SI)是雌雄同花植物广泛采取的一种种内促进异交机制,通常由一个多态且复等位的S位点控制。目前共发现6种不同分子机制的SI,包括由花柱S因子S-RNase和花粉S因子SLFs控制且常见于车前科、茄科、蔷薇科和芸香科的I类、SRK和SCR控制的十字花科II类、PrsS和PrpS控制的罂粟科III类、CYP-GLO2-KFB-CCM-PUM控制的报春花科IV类、TsSPH1-TsYUC6-TsBAHD控制的时钟花科V类及HPS10-S和DUF247I-S控制的禾本科VI类SI,其中I类SI为异己识别体系,而II、III和VI类均为自己识别系统。此外,近年来对其起源和演化机制研究也取得显著进展。其中,I类SI起源于真双子叶植物的最近共同祖先,II~V类则为丢失I类后分别进化产生的新机制,而单子叶禾本科特有的VI类SI则可能是在丢失古老I类SI后演化出的新系统。本文主要总结已报道SI的分子和演化机制,以期为显花植物SI的理论研究和育种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吕文君  徐慧  万佐玺  黄升 《广西植物》2017,37(10):1279-1289
该研究对苦苣苔科的蛛毛苣苔属[Paraboea(C.B.Clarke)Ridley]、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 Bentham)、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 D.Don)、台闽苣苔属(Titanotrichum Solereder)、半蒴苣苔属(Hemiboea C.B.Clarke)、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 Wallich)、光叶苣苔属(Glabrella Mich.MollerW.H.Chen)进行属间远缘杂交,对马铃苣苔属的马铃苣苔组、川滇马铃苣苔组、大叶石上莲组进行组间远缘杂交,统计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情况及播种后的种子萌发情况,以明确不同属(组)间远缘杂交亲和性,为通过远缘杂交进行苦苣苔科种质资源的创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不同属作为父本,与同一母本进行杂交,以及同一属内不同种作为父本,与同一母本进行杂交,结实情况差异显著。(2)不同属作为母本,与同一父本进行杂交,以及同一属内不同种作为母本,与同一父本进行杂交,结实情况同样存在显著差异。(3)相同两个种正反交杂交成功率也并不一致。(4)马铃苣苔属与半蒴苣苔属,报春苣苔属与吊石苣苔属,吊石苣苔属与报春苣苔属和半蒴苣苔属,光叶苣苔属与报春苣苔属和吊石苣苔属之间部分种进行远缘杂交能够正常结实,且杂交种子能够正常萌发。(5)马铃苣苔属内组间杂交无明显生殖隔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普通小麦与鸭茅状磨擦禾的远缘杂交:Ⅰ.胚形成频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大玮  邱纪文 《遗传学报》1994,21(5):398-402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2n=6x=42)和鸭茅状磨擦禾(Tripsacumdactyloides.2n=4x=72)杂交成功。用33个春小麦品种(系)为母本,与鸭茅状磨擦禾杂交,授粉6636朵花,获得3083个颖果,颖果分为有胚和无胚两类。有胚颖果806个,占总颖果数的26.14%。33个母本中30个都能和鸭茅状磨擦禾杂交,14个母本的杂交亲和性(胚数/授粉  相似文献   

6.
EffectofAlienCytoplasmontheCrossabilitiesofWheatVarietyChineseSpringwithZeamaysorTripsacumdactyloidesLiDaweiOuyangPingYaoQingxiaoQiuJiwen(InstituteofGenetics,AcademiaSinica,Beijing100101)众所周知,杂合体的核基因组(nucleargenome)较纯合体可能在一个或多个性状上会表现出杂种优势。同时,细胞质基因组(plasmon)以及核-质基因的互作,都可能对杂种优势的形成产生影响[3-5]。本文以小麦品种“中国春”为材料,研究了异细胞质对“中国春”品种与玉米及鸭茅状摩擦禾杂交亲和性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以小麦(Trilic…  相似文献   

7.
小麦和玉米在分类学上亲缘关系较远,但是由于玉米对小麦的Kr座位不敏感,使两者杂交受精率较高,玉米染色体在杂合子分裂过程中会逐渐被排除.利用这一特点,发展出一种诱导小麦单倍沐的新方法.并为向小麦导入源基因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2n=6x=42)和鸭茅状摩擦禾(Tripsacumdactyloides,2n=4x=72)杂交成功。用33个春小麦品种(系)为母本,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授粉6636朵花,获得3083个颖果。颖果分为有胚和无胚两类。有胚颖果806个,占总颖果数的26.14%。33个母本中30个都能和鸭茅状摩擦禾杂交,14个母本的杂交亲和性(胚数/授粉花数×100)超过10%。4个最高的分别达到59.00%,39.00%,29.50%和22.66%与小麦和玉米(Zeamays,2n=2x=20)的杂交相比,鸭茅状摩擦禾同样对小麦Kr基因的作用不敏感,且与小麦的杂交亲和性要比与玉米杂交时高。加之鸭茅状摩擦禾为野生型,具有多年生、多分枝、花期长等特点,可以克服小麦和玉米杂交时花期不遇的困难。讨论了用它作为花粉给体的优越性及在小麦改良和产生小麦单倍体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34个小麦品种(系)与黑麦进行了杂交,结果表明:亲和性在供试材料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2个小麦品种表现了与中国春相似的亲和性;对34个小麦/黑麦属间杂种(F_1)的回交结实率和开放授粉条件下的自交结实率的统计表明,杂种育性普遍较差,但不同组合间存在明显不同,其回交与自交结实率的变异幅度分别为0—4.50%和0—3.087粒/穗;小麦与黑麦属间杂种(F_1)育性与杂交亲和性间存在明显相关,回交和自交结实率以及能够回交和自交结实组合的出现频率均随亲和性的增加而表现增加的趋势;在小麦品种演化过程中,亲和性与杂种育性均表现降低的趋势;小麦/黑麦属间杂种(F_1)PMC MI染色体配对水平普遍较低,平均交叉结仅为0.359,但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变幅为0—1.3;平均99.936%的杂种(F_1)花粉表现败育,仅有0.064%的杂种(F_1)花粉能被KI—I_2正常染色,杂种(F_1)染色体配对水平与正常染色花粉频率、正常染色花粉频率与自交结实率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09和0.205。  相似文献   

11.
小麦的分类、起源与进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约在一万年以前,在西南亚,人类首先成功地将小麦进行栽培生产粮食,因此小麦栽培历史和人类开化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在现代世界农业中,小麦也是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它分布面积很广,从北纬67°的挪威、芬兰和苏联到南纬45°的阿根庭都有栽培。世界生产小麦的地区有苏联南部、美国中部平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约在一万年以前,在西南亚,人类首先成功地将小麦进行栽培生产粮食,因此小麦栽培历史和人类开化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在现代世界农业中,小麦也是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它分布面积很广,从北纬67°的挪威、芬兰和苏联到南纬45°的阿根庭都有栽培。世界生产小麦的地区有苏联南部、美国中部平原和加拿大相邻地区、地中海地区、中国、印度、阿根廷北部和澳大利亚的西南部。这类作物在比较宽的环境 范围内都能获得高产。据统计,全世界有1/3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消费的小麦食物卡值占全世界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小麦染色体组的起源与进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庆富   《广西植物》1997,17(3):276-282
对小麦染色体组的起源及其进化进行了全面综述后,提出了一个新的小麦进化途径,并认为:(1)Triticummonococumvarurartu是多倍体小麦A组的原初供体,在A组进入多倍体小麦后有Tmonovarboeoticum的基因渗入;(2)B和G组的原初供体是Tspeltoides的S组,在该S组进入多倍体小麦后有两个进化方向,即S组结构分化形成G组和S组经外源染色体代换及重组等而进化成B组;(3)Tturgidum和Ttimophevi都是来自Tspeltoides为母本与Tmonovarurartu杂交后并双二倍化而形成的原初四倍体小麦(SSAA),并由它分别经遗传渗入和结构分化而成;(4)Tzhukovskyi是Ttimophevi作母本与Tmonovarboeoticum杂交并双二倍化而形成,故它具有分别来自Tmonovarurartu和Tmonovarboeoticum的两类A组;(5)Taestivum的D组来自Ttauschi;(6)无论A组、B组、D组、G组在进入多倍体小麦后均有相当分化,同时在其供体种中也有一定分化。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中国春-Cheyenne二体代换系及中国春缺体-四体、Ta1中国舂、兰州黑麦等,对中国春可交配性基因的定位及与Ta1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中国春染色体2B、6D及7A上,第一次发现了可交配性基因kr存在,同时证明了Ta1基因与kr基因不存在相互干挠。在北京条件下利于kr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小麦属6个种的变种或品种共9个供试材料为母本,2个黑麦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只有Stewartdurum小麦与2个黑麦种杂交后,才得到F1种子,说明染色体的自然加倍需要一定的遗传背景,对这2个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发裂所形成配子的观察表明,配子形成途径的不同,使F2出现了双二倍体和部分双二倍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陕西8个主要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实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作物品种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相对透性等抗早性能和光合面积、光合强度等丰产性能入手,探讨了作物的抗早、丰产性能及品种在雨养农业地区的适用性.确定陕229、822—10可望在该地区推广.同时提出采用相对含水量与细胞膜透性相结合的方法可准确地确定作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春-Cheyenne二体代换系及中国春缺体-四体、Ta1中国舂、兰州黑麦等,对中国春可交配性基因的定位及与Ta1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中国春染色体2B、6D及7A上,第一次发现了可交配性基因kr存在,同时证明了Ta1基因与kr基因不存在相互干挠。在北京条件下利于kr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