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鼎湖山保护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23°09'21'–23°11′30″N,112°30′39″–112°33′41″E),面积1,155ha。该区属低山丘陵地貌,是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区,较好地保存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地带性植被,群落结构相对复杂,动植物种类丰富(孔国辉等,1998)。自1956年保护区设立后,陆生脊椎动物资源的调查和研究相对较少,仅见关于蝙蝠新记录(吴毅和彭洪源,2005)和鸟类多样性与生境类型之  相似文献   

2.
河南宝天曼锐齿栎林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锐齿栎群落是我国暖温带地区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之一,广泛分布于各山区的阳坡,同时它也是我国暖温带地区重要的用材资源之一。我国暖温带地区人口密集,开发较早而且强度较高,研究认识该区锐齿栎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对有计划地发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其资源以及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陈灵芝等[1]对北京山区的栎林进行了研究,河南宝天曼保护区锐齿栎群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94年~1995年对该区锐齿栎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1 研究地区概况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内乡县境内,伏牛山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3°25′~3…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10′–31°20′N,115°20′–115°50′E)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皖、鄂、豫三省交界处,由原天堂寨、马鬃岭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鲍家窝、窝川、九峰尖和康王寨4个国有林区组建而成,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属华东湿润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平均降水量为1,832.8 mm(方元平等,  相似文献   

4.
<正>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部(124°52′48″–125°32′03″E,52°54′25″–53°12′08″N),面积88,849 ha,属于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最北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始建于2002年,并于200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着我国较大面积的原始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程继臻,1996)。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记录高等维管植物416种,鸟类42科180  相似文献   

5.
<正>从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河南省境内开展多次鸟类资源调查。整理近6年的调查结果,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郑光美,2011)、《河南省志-动物志》(邵文杰,1992)、《河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甘雨,方保华,2004)和河南省各保护区的科学考察集(宋朝枢,1994a,1994b,1994c,1996;河南省野保处,2001;叶  相似文献   

6.
<正>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南部泰顺县境内,地理位置27°20'52'–27°48'39'N,119°37'08'–119°50'00'E,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保护区,包括北、南两个片区,北片区域为主区域,位于泰顺县的西北部。保护区总面积18,861.5 ha,其中核心区面积4,469 ha、缓冲区面积2,053 ha、实验区面积12,339.5 ha(郑方东,2014)。多年来由于保护区自身能力不足,鸟类和兽类  相似文献   

7.
<正>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八大公山保护区)位于武陵山山脉北端,由斗篷山、杉木界和天平山3个片区组成,总面积约232 km2,地理坐标为29°39′18″–29°49′48″N,109°41′45″–110°09′50″E。该保护区保存了亚热带完整的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理想区域(卢志军,2011)。区内为溶岩发育的崎岖山原地貌,海拔395.0–1,890.4 m。该区域属于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气  相似文献   

8.
<正>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高望界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东北部,东接高峰乡,南连岩头寨乡,西临罗依溪镇,北傍酉水(图1),地理坐标109°58′23″–110°14′38″E,28°36′32″–28°45′39″N,总面积17,169.8 ha。高望界保护区地处中国17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1998)之一的武陵山区核心地带,也是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的范围之一(OlsonDinerstein,1998)。境内地貌结构独特,地势崎岖陡  相似文献   

9.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108°45′~109°04′E,33°47′~33°56′N)位于秦岭山脉东段,地跨秦岭南北坡。采用样线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于2003年5月~2004年8月,对该保护区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的区系特征和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该保护区共有18种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其中属我国级、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兽类分别有2种和7种。分析表明,保护区的有蹄类动物物种丰富,秦岭分布的有蹄类在该区域均有分布,但食肉动物种数仅占整个秦岭地区的45.5%。这些兽类中,属于东洋界的兽类有12种,占66.7%;属古北界的仅1种,占5.5%;其余5种为广布种,占27.8%。牛背梁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应属古北界和东洋界物种交汇的区域,且为东洋界逐渐向古北界过渡的区域。分析该区域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的生态分布发现,这些物种的垂直分布幅度有很大的差异。垂直分布幅度在海拔高差1300m以上、1000m左右、450~700m之间的物种各占1/3。结果还表明,区内这些兽类物种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具有先升后降的垂直变化规律。不论是秦岭南坡还是北坡,分布在海拔1800~2200m区域的兽类物种最多,所占比例大于80%;而在海拔2600m以上区域,兽类种数降至最少,仅占50%左右。兽类丰富度的海拔梯度也体现于这些兽类在各植被类型中的分布上。中山针阔叶混交林中分布的兽类种数最多,而在中低山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及亚高山灌丛草甸中分布的兽类则较少。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在保护区内布设101个红外相机调查位点,累计11 399相机日。共获得有动物的独立有效照片2 549张,鉴定兽类和鸟类有9目19科43种(兽类13种,鸟类30种),包括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灵狸(Prionodon pardicolor)、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白鹇(Lophura nycthemera)、仙八色鸫(Pitta nymph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和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仙八色鸫、橙头地鸫(Zoothera citrina)和白冠燕尾(Enicurus leschenaultia)为保护区的新纪录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兽类有红腿长吻松鼠、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和野猪(Sus scrofa),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鸟类有白鹇和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此外,鸟兽物种数呈现一定的海拔分布趋势,以海拔450~600 m之间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但差异不显著。与南岭山脉邻近保护区相比,就已发表的红外相机监测结果而言,车八岭的鸟类多样性最高,而南岭保护区的兽类多样性较高,鸟兽的不同分布可能与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面积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关。本次初步调查掌握了车八岭保护区的鸟兽多样性数据,为以后该保护区及整个南岭山脉野生动物资源长期监测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