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字写得多的人希望有一支好笔,电脑用得多的人希望有一台好电脑,字典翻得多的人当然希望有一本合意的好字典。词典不仅是翻译工作者的工具,而且也是查找资料的捷径。  相似文献   

2.
《生命世界》2006,(3):9-9
有的人天生就有节奏感,会随着节奏起舞,而某些人却学不会怎样跳舞,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异呢?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研究人类基因的心理学教授艾伯司坦指出,人类有2个基因与会跳舞有关。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几乎没有人没有做过梦。 动物呢?它们也睡觉,甚至做梦吗?  相似文献   

4.
《生命世界》2006,(1):7-7
欧洲科学家对中欧人进行的一项基因调查显示,欧洲人主要是从狩猎聚居民族繁衍而来,而此前有观点认为欧洲人是由中东农民迁移过来的。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侗族乡民里就有将糯米认定为人的食品,将籼米看作是畜禽饲料的概念。早些年访问侗乡,他们会客气地询问你想吃“猪饭”,还是想吃”人饭”,猪饭就是指籼米饭,人饭指糯米饭。  相似文献   

6.
重识西藏人     
廉莞 《生命世界》2006,(7):19-22
每个青藏地区以外的人,心里都有一个西藏人的形象,这种形象是书本、是影视、是走马观花似的旅游勾画出来的。这种形象不可避免的充斥着幻想、偏见,甚至是杜撰。那么在今天,真实的西藏人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7.
丛中 《生命世界》2007,(9):56-60
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有一些时间感到沮丧、心情不佳,头脑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看到眼前的工作任务感到困难重重、无力承担,难以如期完成,不仅工作效率下降,工作起来也缺少了原来的轻松和愉快。看到身边的人说说笑笑,自己却体会不到任何乐趣,不理解他们在说什么、笑什么,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自己原来最热衷的娱乐和游戏,现在玩起来却不再有往日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人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明亮的眼睛、挺拔的躯干、灵活的四肢、发达的大脑和光滑的皮肤,这一切是如何造就的呢?生物科学认为,任何生物的形态与其生存的环境有关。人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种形态结构最适合人在地球的自然条件下生存。人是由低级生物经过数亿年的漫长历史进化而来的,进化和变异使人具有极为完美的形体性状,不论人体结构还是功能无一不是恰到好处。从蓝鲸到蚂蚁、动物界体积大小的差异达到1000万倍之大,人的体积恰在最有利的适中位置上,太大太小都不好,如果人有恐龙那么大,未必比现在更有力量,因为那…  相似文献   

9.
成长经历     
刘春明 《生命世界》2005,(9):99-101
一个人的生活中有很多偶然和必然。对我来说,学生物纯属偶然,但后来从事生物学研究却有很多必然。  相似文献   

10.
人生有老有小,有生有死,是任何人不能避免的。有些人将到退休的年龄即感寂寞,觉得无着无落似的,好像自己在学术上走到了尽头。可是,我的挚友、原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佟柱臣先生却不曾这样想。我们都认为:“既然一个人在学术领域里有那么大的‘资本’,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我的家在北京的郊区,我们那儿三十晚上的饺子有个小“节目”,总要在几个饺子里放上5分的钢崩儿(硬币)。这有个讲究,谁吃到谁这一年就会有好运。因此,饺子一端上来,每个人不仅热切地挑那些“长得像”的饺子,还要时刻留意别人是否已经“捷足先登”了。每个吃到钢崩儿的人,都会被称赞运气好,都会得到亲友们热情的祝福。  相似文献   

12.
当今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已非以往认为将人隔绝、不让人亲近就是保护自然资源,而是在有充分的保护措施(包含设施)与严谨的行为规范下,有限度、有条件、有范围地开放,使民众接近珍贵的自然资源环境,欣赏大自然之美,体会野性生命的奥妙,从而启发久居水泥丛林的一般大众的自然眼、自然鼻、自然耳及自然心,了解人与自然万物应该设法和谐相处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彼此都能永续生存。  相似文献   

13.
观察用的小屋遭到人为的破坏;预先埋放在黑脸琵鹭经常出没地方的录音话筒被人扔到了悬崖边,这个话筒只有很少几个人知道;有人向摄制组提供了一个更为惊人的线索:昨天半夜11:30左右,听到有机帆船驶过,随后看到形人坨上有手电筒的光亮在闪动。种种迹象表明,有人趁着漆黑的夜色,摸黑上山,哄走了黑脸琵鹭。这是明目张胆的犯罪!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世界》2007,(12):105-105
蛇是有灵气的动物,闻歌起舞就是例证之一。印度玩蛇人对着眼镜蛇吹奏音乐时,它们会跟着有节奏地摇摆,也成为异国街头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5.
《广西植物》2008,28(6)
学院创办于1956年,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已培养各类毕业生二万多人。  相似文献   

16.
《化石》2012,(3)
长超中学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始创于1968年,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近八百人,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世界》2006,(10):28-29
一方面是营养不良,一方面是肥胖成病,很多人会关注前者,因为营养不良与健康息息相关,但后者同样是公众健康的可怕杀手。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就一致指出,肥胖是继吸烟、艾滋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杀手,除影响心理、生活和工作外,肥胖本身就是疾病,它能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性功能障碍、肿瘤、心跳过速、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更为严重的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肥胖病患者正在与日俱增,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目前有10亿人存在超重问题,其中肥胖者至少有3亿人。  相似文献   

18.
奇异的生殖方式刘玉宝谁见过“怀胎”的父亲?但自然界确实有。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有清一色的女人王国──“女儿国”,不过,那是神话传说,但自然界确实有。“怀胎”之父──海马不晓得海马为何物的人,或许会把它想象成与海狮、海豹、海象、海豚等类似的海生哺...  相似文献   

19.
现在关心健康的人越来越多,练习瑜伽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何选择瑜伽并避免伤害,威了大家关注的问题。结合健身运动,瑜伽从最初的宗教修行形式变成一种健体形式,常见瑜伽课程有哈他瑜伽、热瑜伽、流瑜伽、力量瑜伽、阴瑜伽等,  相似文献   

20.
周志远 《生命世界》2006,(10):16-21
“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是花花公子速成指南中被推荐的赞语,不过千万不要记反了。虽然历史上有少数时期,推崇以胖为美,譬如唐朝和鲁本斯时期的绘画,不过多数时候似乎还是“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虽然多数文化中均以瘦为美,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肥胖却大有一统天下的发展趋势。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忧心忡忡的估计,全世界肥胖的人约有10亿之巨,并且在20年内,这个数据就可能翻番。而我国迅猛发展的经济似乎也带动着肥胖一起快速攀升,去年的统计数据估计我国有9000万人肥胖,如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那我国将比世界卫生组织预计的提前10年,即2015年左右完成“翻番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