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养生保健热流的炙烤下,在收入节节攀高的保障下,在自我尊贵意识的膨胀下,一股传统高档滋补品的消费之风融入时尚潮流。燕窝、山参加虫草,鱼翅、海参和鲍鱼。在高收入人群中已然形成一个进补族,他们彼此的问候语是:最近在吃什么,效果如何?殊不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滋补,盲目进补可能会带来麻烦甚至是伤害,与晋身补族的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2.
瘿绵蚜科系统发育研究(同翅目:蚜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学  陈小琳 《昆虫学报》1999,42(2):176-183
采用支序分析的方法对瘿绵蚜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倍蚜族Schlechtendalini、五节根蚜族Fordini和瘿绵蚜族Pemphigini 是单系群,传统的 卷叶绵蚜族Prociphilini 和四脉绵蚜族Tetraneurini是并系群。在瘿绵蚜科的三个亚科中,瘿绵蚜亚科与五节根蚜亚科亲缘关系比与绵蚜亚科更近。另外,根据支序分析结果,建议将丽绵蚜属Formosaphis从瘿绵蚜亚科移入五节根蚜亚科中。  相似文献   

3.
五节根蚜亚科蚜虫大多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具有明显的原生寄主专一性,且能在原生寄主上形成形态各异的虫瘿,因此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类群.但是亚科内族的划分问题却一直存在争议.基于线粒体基因COⅡ部分序列,用PAUP*4.0、MrBayes3.0等软件分别构建了该亚科的MP树、ML树和贝叶斯树,研究了五节根蚜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3种算法所构建的系统树都强烈支持五节根蚜亚科是一个单系;系统树明显分为两大分支,提示该亚科下分两个族.将蚜虫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原生寄主植物信息对应到系统树上,经分析认为这两大分支分别对应倍蚜族和五节根蚜族.依据DNA分类理论,基于系统树的拓扑结构及序列间遗传距离,初步推测术知种No.16961是肚倍蚜Kaburagia rhusicola,但究竟是哪一个亚种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4.
蔡华  汪丽丽 《生物学杂志》2010,27(4):60-62,70
对同一生境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 L.)和节节麦(Aegilops squarrosa L.)的根尖细胞染色体作了分析,并从细胞学角度比较了两者的同源性。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的核型公式为:2n=6x=42=24m+18sm(2SAT),属于六倍体的"2B"型,在第19号染色体上有一对随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为2.13,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全套染色体的30%,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48%;节节麦的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属于二倍体的"2A"型,在第4号染色体有一对随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1.49,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全套染色体的14%,不对称系数为58.2%,表明同一生境下多年生黑麦草比节节麦更为进化,两者在染色体水平上没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我国节柱竹族(广义的)5属27种的地下茎解剖特徵,发现地下茎,尤其是竿柄,在本族的分属中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地下茎以及其它器官的特徵,对国产节柱竹族5个属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这5个属以各自独立为宜。  相似文献   

6.
青杨天牛姬蜂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青杨天牛姬蜂Xylophrurus sp.隶属于姬蜂科的沟姬蜂亚科Gelinae,裂跗姬蜂族Meso-stenini,横沟姬蜂亚族Ischnina,是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innaeus幼虫的一种寄生天敌。该种及其属在我国均是新纪录,分布于辽宁(沈阳)、河北(张家口地区)等地。作者于1979—1981年对此蜂进行了初步观察。 一、成虫形态特征 体长7.8毫米左右,头、胸部黑色,头前部密布点刻,两复眼内缘略平行,唇基与脸之间有唇基沟,上唇外露,不为唇基所遮盖,唇基端缘中央有一小齿,上颚末端二齿,下齿稍大于上齿。触角丝状,柄节、梗节各1节,鞭节20节,第1—4鞭节等长,第5节端部和第6—9节雌蜂为白色,雄蜂则仍为黑褐色,末节稍大,顶端平截。翅透明,密生细短毛,前后翅外缘淡黑  相似文献   

7.
描述并比较了中国椎天牛亚科4族7属的雄性外生殖器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椎天牛亚科内有18个雄性外生殖器结构特征存在差异,其中阳基侧突的形状、阳基侧突的长宽比,腹部第8节背板的形状等5个特征在椎天牛亚科内族级水平具有重要分类学意义;阳基侧突占阳茎的比例,腹部第8节背板的被毛情况等6个特征在幽天牛族内属级水平具有重要分类学意义;同时阳基侧突的长宽比,腹部第8节背板的被毛情况可用于塞幽天牛属中近似种的区分。基于雄性外生殖器的结构,编制了椎天牛亚科分族及幽天牛族分属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在小麦族中,作为小麦改良的遗传资源及新型物种,节节麦和六倍体小黑麦极受人们注目。两者杂交,一方面有可能把节节麦的有利种质转移到六倍体小黑麦中来;另一方面杂种加倍形成的双二倍体和现有八倍体小黑麦有相同的染色体组成,它将是一个结合六倍体小黑麦、节节麦于一体,在小麦、小黑麦改良中可能有重要价值的新型物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缘蝽新种记述(半翅目,缘蝽科)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中国缘蝽新种记述”的第二部分,共记述了缘蝽亚科(Coreinae)的5属19种,其中包括2个新属17个新种,和在我国首次记录的两个种。这些种类分属于4个族,其中2个族是新建立的。 Mecocnemini新族 Mecocnemis新属 长形,头伸出于触角基的前方,前端向下倾斜,中叶长于侧叶。触角细长,着生于头的眼前部分的后部,第一节最长,第四节约等于第一节,第三节最短,端部2/3向两侧成叶状扩展。喙长,达于后足基节。前胸背板梯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高原蒙古族食用野生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民族植物学"5W+1H"提问法,结合访谈方法和野外调查进行编目,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蒙古族食用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结果:1)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食用植物22科32属50种,其中野生粮用植物14种、野生蔬菜13种、野果植物18种、野果酒植物3种、野生调味植物5种、野生薰净植物2种、催化乳制品植物1种。2)鄂尔多斯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包括7个方面,其中用植物薰净和消毒奶食器具的传统知识、用冷蒿催化加速油脂成分从奶子中分离的传统知识是蒙古族植物饮食文化的创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简单、快捷的"果实+奶食"酿果酒文化,能够说明蒙古族祖先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的更高水平的技术和文化。食用芨芨草颖果、选用中间锦鸡儿韧皮部和白沙蒿的果实做面食粘合剂的传统知识是区域特色的文化。3)因生态环境条件的不同,山区、沙区、盐渍区和丘陵区蒙古族牧民的传统食用植物知识表现出多样性,反映了生态环境条件的多样性。4)鄂尔多斯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丰富了蒙古族饮食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开展搜集、研究、保护和科学分析鄂尔多斯蒙古族植物传统知识的工作,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昆虫学报》2014,(5):820-825
本文对节腹泥蜂族的分类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该族目前世界已知2属911种。文中对该族的分类研究简史和生物学特性作了简要概述,并对种类的地理分布作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芳 《生物学通报》2010,45(12):39-40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其内容涉及的大多是一些"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描述性实验,如果直接将这些实验告诉学生,比较枯燥、抽象,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学生缺少直观认识。因此,理解和接受起来有些难度,而且又会走上死记硬背的老路上来,体现不了新课改的理念。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利用橡皮泥等建构模型以及和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斑果藤族(Stixeae)和节蒴木属(Borthwickia)传统上被置于山柑科(Capparaceae),最近的分子和形态学证据均支持它们从山柑科中分离出来,节蒴木属已被提升为科,但斑果藤族的系统位置和分类地位尚不清楚。为解决斑果藤族的系统位置和分类地位,并进一步为节蒴木科的成立提供证据,对核心十字花目GRFT(Gyrostemonaceae-ResedaceaeForchhammeria-Tirania)分支,使用叶表皮等20个形态性状和5个DNA片段(mat K、rbc L、ndh F、trn L-F和ITS),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分析(BI)对形态及分子矩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高度支持斑果藤族的Neothorelia为GRFT分支成员;Neothorelia、Tirania和斑果藤属(Stixis)聚为一支,但Forchhammeria的位置尚不明确;形态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均支持节蒴木科成立。  相似文献   

14.
杨集昆 《昆虫学报》1964,(4):606-613
蚤蝼(虫扇)属Tridactylophagus为Subramaniam(1932)年所设,模式种为印度蚤蝼(虫扇)T.mysorensis Subramaniam,发现于印度南部的迈索尔(Mysore),为第一种记载寄生于蚤蝼科Tridactylidae的撚翅虫。此属雄虫触角7节,跗节3节,故属于栉(虫扇)科Halictophagidae。但触角仅第三节具旁支,余均简单,因此与栉(虫扇)属Halictophagus和短栉(虫扇)属Stenocrano-philus不同。Subramaniam谓可能为一新亚科,但未具体提出;Szekessy(1955)年在撚翅目名录中(:119—120)将栉(虫扇)作为亚科,下分栉(虫扇)族Halictophgini与蚤蝼(虫扇)族Tridac-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对 10种刺甲族昆虫幼虫的形态研究 ,并与国外已知 5种的研究资料进行比较 ,发现在刺甲族幼虫鉴别中 ,上唇被毛虽是首选特征 ,但不能作为唯一特征 ,下唇和第 9腹节的形态、被毛是必须的辅助特征。文中描述了刺甲族幼虫的特征 ,并提供了 10种幼虫的检索表和分类特征图。  相似文献   

16.
方突毛瓢虫属一新种记述(鞘翅目:瓢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虹 《昆虫学报》1993,36(4):493-494
方突毛瓢虫属Pseudoscymnus Chapin隶属于小毛瓢虫族Scymnini,本属的主要特征为触角9节,第1,2节宽大,其余7节紧密连接成纺锤形的短棒;前胸腹板纵隆线明显,围成近于方形的纵隆区,前胸腹板侧叶于基节窝前甚狭窄;跗节3节。 本属国内分布记录有陕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国外分布于日本、密克罗尼  相似文献   

17.
皮蓟马族(Haplothripini)是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的一个大族。族的主要特征是:触角8节;下颚针基部常达头的前方,常具下颚桥(短颚管蓟马属Antillothrips除外);颊两侧无刚刺;翅发达,翅脉消失,前翅中央收窄,少数种类缺翅,前翅间插缨有或无。雄虫腹部无腹腺域(glandular areas)。该族种类多,分布广,世界已记录30属300  相似文献   

18.
小麦族(Triticeae)是禾本科、早熟禾亚科中一个有重要经济价值、以多年生植物占优势的族,族内绝大多数种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畜牧业上的优良牧草,饲用价值极高,有些种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是农牧业上良种繁育、牧草利用的重要基因资源。但该族同时又是分类学上的一个疑难族,各学者对族内系统分类意见不一、争议颇大,尤其在族的界限、族下类群划分以及类群演化关系上问题较多,至今尚未解决。查阅了国内外分类学文献,探讨其分类差异以及存在问题,为充分开发利用中国丰富的小麦族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叶螨科(Tetranychidae Donnadieu,1875)迄今分为2亚科6族78属,其中苔螨亚科(Bryobiinae Berlese,1913)32属,叶螨亚科(Tetranychinae Berlese,1913)33属。作者在鉴定江西叶螨标本时,发现一新属、新种。其形态特征均不同于上述6族,故建立一新族——华苔螨族(Sinobryobiini trib.nov.),置于苔螨亚科中。同时,该新族只有2对肛毛,须肢跗节有小型的端感器,又与原有的亚科特征不符,因而有必要对叶螨科分亚科和分族的鉴别特征进行订正,本文以检索表的简明形式予以发表。长度单位均为μm。 华苔螨族Sinobryobiini新族  相似文献   

20.
棍蓟马族(Dendrothripini)是锥尾蓟马亚目、蓟马科植食性的类群,主要特征是:体型小而宽扁,具网状纹,后胸腹板内骨叉(furca)向前伸展达中胸(图3),腹部背板第Ⅱ—Ⅶ节中央有一对相靠近的粗鬃。本文记述本族在中国有分布的3个属共9种,其中2中国分布新记录和2新种。模式标本存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棍蓟马族在中国已知有3个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