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特有的种子植物199个属中,江西有30属,井冈山保护区就有23属。而下列19个特有种就是在井冈山保护区内记录到的,其中许多还以井冈山命名:井冈山毛蕨、井冈山耳蕨、井冈山剑蕨、井冈山凤丫蕨、井冈山厚皮香、井冈山猕猴桃、腺果悬钩子、井冈山绣线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杜鹃花属植物有18个种,其中井冈山特有分布种1个,江西新分布种2个;海拔400—1700m均有分布。井冈山杜鹃(Rhododendron jinggangshanicum)是井冈山的特有分布种,花大色艳,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杜鹃(RhododendronjingganshanicumTan)系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是井冈山特有种,自然贮藏量极少,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与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常绿杜鹃亚属植物高温致伤的生理机制,以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井冈山杜鹃(R.jinggangshanicumTam)四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人工气候箱中的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高温胁迫对两种常绿亚属杜鹃幼苗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杜鹃叶片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及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猴头杜鹃的H2O2、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增幅均明显小于井冈山杜鹃,而MDA、Pro的增幅则因胁迫温度而异。(2)两种杜鹃叶片抗坏血酸(AsA)含量均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猴头杜鹃的降幅小于井冈山杜鹃。(3)高温胁迫下,猴头杜鹃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幅略小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增幅均大于井冈山杜鹃。可见,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两种杜鹃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加重,而猴头杜鹃较井冈山杜鹃具有更强的酶促和非酶促清除活性氧能力。  相似文献   

5.
两种常绿杜鹃亚属幼苗耐热性的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绿杜鹃亚属(Rhododendron subgenus Hymenanthes)的井冈山杜鹃(R.jinggangshanicum Tam)、猴头杜鹃(R.simiarum Hance)4年生实生苗为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高温试验,测定不同温度下叶片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脯氨酸(Pro)、可溶...  相似文献   

6.
人间四月天,井冈赏杜鹃。4月15日,2011年第二届中国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在茨坪开幕,井冈山的各个主要街道都摆上了杜鹃花盆景,各种名贵的杜鹃花姹紫嫣红,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7.
杜鹃花作为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观赏树种,了解其种子萌发的特性对杜鹃花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庐山植物园9种杜鹃属植物为实验材料,在25℃恒温条件下对其萌发情况进行观测,分析不同种杜鹃的千粒重和萌发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杜鹃花植物种子较为细小,千粒重仅为0.134~0.268 g。室温贮存下不同杜鹃花属植物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同,其中百合花杜鹃的四个萌发指标均处于9种杜鹃的首位。通过萌发特性分析比较,不同种杜鹃花萌发能力大小为百合花广福杜鹃猴头杜鹃云锦杜鹃短脉杜鹃腺绒杜鹃桃叶杜鹃红滩杜鹃井冈山杜鹃,为扩大杜鹃花的种子繁育及引种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云锦杜鹃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井冈山云锦杜鹃群落10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有维管植物44科67属83种,其中蕨类植物有6科6属6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34科57属72种;区系分析显示,该群落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性成分和温带成分均占较大比例;群落为复层异龄结构,云锦杜鹃、交让木和猴头杜鹃是组成该群落的建群种;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群落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较低,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样地间有一定差异,在群落不同层次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杜鹃属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的检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杜鹃花属常绿杜鹃亚属井冈山杜鹃树叶为材料,分别采用修改的CTAB法、碱裂解法、SDS法提取基因组DNA。实验表明,三种方法所提的DNA纯度及产率有差别,从综合结果看,以CTAB法最好,其所提到的DNA大小与λDNA(21kb)相似,经检验该法适合杜鹃花属植物总基因组DNA的提取,所得DNA不需纯化就可直接用于RAPD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在当今地球上同纬度多为沙漠干旱地区的事实面前,这里是一块难得的绿洲。它保存了第三纪以来发育的常绿阔叶林,至今还保留了许多诸如资源冷杉等侏罗纪古老的成分:还有许多见证1亿年前与北美洲联系的榧树、栲类、木兰类等成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井冈山不仅发育演化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产生了28种之多的新物种,诸如井冈山杜鹃、背绒杜鹃、伏毛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江西省中部, 属罗霄山脉中段。在野外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对该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蕨类植物共44 科, 包括101 属、304 种(含变种和变型);2)该保护区中的蕨类植物资源优势科、优势属均表现明显, 优势科为:鳞毛蕨科, 水龙骨科, 蹄盖蕨科, 金星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凤尾蕨属和耳蕨属;3)科的分布区类型只有7 个, 且均为热带分布型, 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间断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 它们分别占本区总科数的66.67%、12.12%和12.12%;4)属的地理成分组成复杂, 具有14 个分布区类型, 其中热带成分占属数的68.54%, 且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分布型属为主;温带成分占25.84%, 且以东亚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在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上属泛北植物区, 中国-日本森林植被亚区, 处于华东植物地区和华南植物地区的过渡区域;5)本蕨类植物区系与庐山、武夷山、天目山等地有密切联系, 可划为同一自然区, 均处于上述过渡区域内;6)本区的蕨类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可分为指示植物、药用、食用、观赏用、工业用等类型。  相似文献   

12.
浙江箬寮岘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箬寮岘自然保护区有蕨类植物38科69属153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优势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优势属是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凤尾蕨属和短肠蕨属。属的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种类以东亚分布类型和特有成分为主,表现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特点。在区系关系上,该区系与九龙山、古田山、天目山、庐山、武夷山区系关系密切,而与苍山、西山、太行山、帽儿山区系关系较为疏远。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已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7科74属196种和7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膜蕨科,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瘤足蕨属、凤尾蕨属、瓦苇属。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科、泛热带分布属、东亚分布种为主,表现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与邻近6山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系数的比较表明,与凤阳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浙江九龙山。凤阳山共有57种中国特有蕨类,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在江西井冈山进行蠓科昆虫调查,共采到蠓类标本176余头,包括阿蠓Alluaudomyia、库蠓Clicoides、毛蠓Dasyhelea、铗蠓Forcipomyia和柱蠓Stilobezzia等5属,其中发现柱蠓属一新种,命名为井冈山柱蠓Stilobezzia jinggangshana Yu, Liu & Ma sp. nov..该新种模式标本收藏于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四川贡嘎山地区耳蕨属5个新分类群,即阔基耳蕨,深裂耳蕨,铺散耳蕨,缺耳耳蕨,寒生耳蕨。  相似文献   

16.
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2004~2006年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馆标本以及文献资料,初步分析了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峨眉山共有蕨类植物46科110属425种,优势科为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鳞毛蕨科,共192种,占总种数45.2%,优势属为耳蕨属、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和蹄盖蕨属等;在科、属的水平上,为热带分布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而种的地理分布则以温带分布的中国特有和东亚成分占绝对优势,分别为36.5%和32.0%,揭示了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是以温带性质为主的亚热带类型,具有较强的热带亲缘;与大巴山关系密切,和云南哀牢山有一定的联系,而与秦岭、西藏和陕西天华山的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17.
庐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庐山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7种(含变种、变型),其区系带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其中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属种优势明显,共有38属160种,分别占总属数的43.7%和种数的64.8%,代表了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该区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相互交错,其中热带性属占总属数的64.2%,温带性属占总属数的35.8%。东亚成分在该区系占有绝对优势,共有14属,占总属数的20.9%,中国特有属缺乏,特有种丰富,表明成分具有多样性并具有热带亲缘性,是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地区。该区与井冈山、武夷山关系密切,与鼎湖山、秦岭和横断山关系疏远。  相似文献   

18.
福建蕨类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凤丫蕨属(裸子蕨科)井冈山凤丫蕨一新变型,即条纹凤丫蕨(Coniogramme jinggangshanensis Ching et Shing f.zebrina X.X.Wang et M.M.Lin)和福建新记录种漏斗瓶蕨(Trichomanes naseana),碗蕨(Dennstaedtia scabra),桃花岛鳞毛蕨(Dryopteris hondoensis)和尖齿拟水龙骨(Polypodiastrum argutum)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9.
云南铁角蕨Asplenium yunnanense与泸山铁角蕨Asplenium lushanense的分类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对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及近缘类群的叶绿体rbcL基因和trnL-F、rps4-trnS基因间隔区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与已经发表的铁角蕨属植物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的rbcL基因和trnL-F、rps4-trnS基因间隔区序列之间均未表现出差异,因此叶绿体DNA序列的证据不能将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分开,从而从分予系统学方而证明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是一对亲缘关系非常近的物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井冈山生态系统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从不同尺度对井冈山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并论述生态系统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为井冈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研究发现,井冈山拥有IUCN/SSC一级生境类型9个,几乎涵盖了除海洋以外的所有生境类型,反映出井冈山生境类型非常丰富。井冈山一级生境中的面积最大的森林是井冈山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及植被类型的重要基础;灌丛、草地及水域等次要的生境类型,提高了生态系统类型的复杂性和复合性。井冈山的一级生境类型是其生态系统分类的宏观基础,生境类型的丰富程度与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根据起源、地貌、生境和属性,以及结构和功能对井冈山生态系统类型进行逐级划分。调查发现,井冈山生态系统类型共有53类,其中自然生态系统21类(包括类型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静水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14类(包括类型多样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农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等),复合生态系统18类(包括类型多样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半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等)。将生态系统只分到四级水平,四级以下还有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井冈山植物群落可分14个植被型,90个群系,180个群丛。与周围遗产地相比,井冈山的群系数量最多,与面积更大的三清山和武夷山相比,井冈山植被群系数量接近它们的3倍,表现出极其丰富的植被多样性。井冈山物种极其丰富,维管束植物和两栖动物最多,其昆虫数量仅次于武夷山,鸟类数量仅次于丹霞山。井冈山植物物种数最高。虽然井冈山总体空间(分布面积)有限,但这种分化出的丰富的生态位空间使井冈山在有限面积的植被上容纳更多的生物物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