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本投资作为一种早期社会环境对个体发育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某些原因会导致哺乳类亲本缺失,造成亲本投资改变。最近有关亲本缺失对子代的影响有较多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早期母本剥夺、父本剥夺和早期隔离分别对子代成年后情绪、认知及攻击行为、育幼行为和配偶关系的建立等多种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总结了这些早期发育的社会环境对神经内分泌的效应,并指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有助于正确认识哺乳类不同亲本投资对后代行为的影响及相关神经内分泌机制。以上研究可为哺乳类异常行为的发生机制的理解提供重要线索,也为野生动物和实验动物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神经肽,它可以和细胞膜表面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结合产生相应生理作用。GRPR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其介导的信号可以调节神经及神经内分泌方面的许多重要功能,包括认知功能和行为等方面。研究发现GRPR表达的改变可以引起神经退行性变、神经发育、心理紊乱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GRPR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提示GRPR激动剂或者拮抗剂可能改善与神经疾病相关的认知和行为缺陷。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昆虫级型和行为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刘倩  黄晓磊 《生物多样性》2021,29(4):507-4231
社会性的出现是生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革新, 理解社会性的演化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社会性昆虫的个体间有着明显的级型分化和劳动分工, 这有利于它们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理解社会性昆虫如何产生不同的形态、行为和生活史特性, 一直是进化和发育生物学的重要目标。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更新及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 已经有众多关于社会性昆虫级型和行为分化机制的研究报道。本文通过整理社会性昆虫研究的已有成果, 从环境因素、生理调控和分子机制等方面对社会性昆虫级型和行为分化机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根据现有证据, 社会性昆虫所生活的生物环境(食物营养、信息素、表皮碳氢化合物)和非生物环境(温度、气候等)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性昆虫级型和行为的分化; 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类胰岛素及生物胺等内分泌激素和神经激素对社会性昆虫的级型和行为分化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此外, 遗传因素、新基因等DNA序列或基因组结构上的变化以及表观遗传修饰、基因的差异表达等基因调控机制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性昆虫的行为分化。本文建议加强昆虫纲其他社会性类群如半翅目蚜虫和缨翅目蓟马等的社会性行为及其演化机制的研究, 以加深对社会性昆虫起源及其行为演化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Wang JL  Tai FD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5):365-368
断乳是哺乳动物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早期断乳不仅仅是幼体从吃奶到独立取食的一个过渡,由早期断乳引起的母性剥夺或社会隔离是一种强应激,会破坏母子联系,并且对幼体以后的行为和神经化学系统有持久的影响,如母性行为和社会玩耍行为减少、攻击行为和焦虑水平增加、认知水平降低、日节律行为失常、影响脑的发育和神经修饰、对应激源更加敏感、应激神经内分泌反应增强等。早期断乳使HPA轴功能破坏,干扰了脑、行为和神经内分泌的发育及调节机制,导致了动物机能失调或对环境不当地适应。因此,哺乳期幼体所处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哺乳提供的不仅是乳汁,还有更为重要的母性联系和母性抚育,应避免不适当的早期断乳。由早期断乳引发行为改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粘虫迁出与迁入种群的行为和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比较了田间粘虫Mythimnaseparata (Walker)迁出与迁入种群在飞行能力、 飞行肌干重、卵巢发育、交配以及保幼激素滴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迁出种群的飞行潜 力显著强于迁入种群,雌蛾中胸背纵肌平均干重(6.53 mg)也显著高于迁入种群(5.92 mg ),但卵巢发育程度显著低于迁入种群;迁出种群的交配率和平均交配次数均显著低于迁入种 群;早期迁入的雌蛾卵巢发育级别和交配率相对较低,并随迁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迁出与迁入 种群雌蛾的保幼激素滴度也存在显著差异,两者的JHⅡ滴度平均分别为4.63 ng/mg和8.69 ng/mg。这些结果说明,粘虫迁飞前后的行为、生理和生殖特性具有明显的变化,迁出种群具有较强的飞行潜力,生殖系统的发育受到暂时性抑制;而迁入种群飞行能力下降,卵巢发育级别 较高,交配率增加。同一世代早期迁入的雌蛾卵巢发育程度较低,表明粘虫迁飞是发生在成虫 发育的初期,迁飞过程中卵巢发育受到暂时性抑制,迁入以后便迅速发育并开始繁殖。粘虫迁 飞的行为和生理特性与“卵子发生 飞行拮抗综合症候(oogenesisi flight syndrome)”相符 。内分泌激素(保幼激素)在其迁飞与生殖的转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40年来的不断实验和研究,已证实昆虫体内具有控制个体生长、发育、蜕皮、变态以及生殖等生理过程的内分泌系统,内分泌器官分泌出来的激素(内激素),借体液运送,作用于体内某些器宫,引起相应的生理变化过程。本文首先扼要地介绍一下关于脑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在调节控制昆虫胚后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作用,然后进一步概述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是如何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繁殖期环境程序化后代生理和行为等适合度特征、神经系统的发育可塑性是生理和行为调节的关键机制。概述了繁殖期环境对野生小型哺乳动物代谢生理、行为和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早期环境对野生动物生理和行为表型及神经再生的长期影响正越来越受到生物学家的关注,对于解释野外不同季节出生的后代具有不同生活史特征的神经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Xue H  Tai FD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4):313-317
本文主要从生物学角度出发,从遗传学、神经内分泌学、行为学和神经解剖学方面综述了同性恋发生的神经内分泌机制。除了遗传和环境影响之外,围产期异常的性激素环境导致了性倾向的异常。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性腺类固醇激素和多种神经递质相互作用调节个体的性倾向的形成。同时,本文还提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希望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同性恋的发生,关注同性恋生理和心理健康,预防青少年同性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是指环境中天然存在或污染的能够干扰机体内自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作用和消除等过程,表现出拟自然激素或抗自然激素的生理学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们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比如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和双酚A(BPA),就广泛存在于食品包装、儿童玩具及生活用品中。大量实验证据以及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动物雌激素、睾酮、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等呈现显著的干扰效应,是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以及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本文归纳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对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寄生蜂成虫在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综述了寄生蜂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的概念、过程、适应性意义及影响因子。学习是寄生蜂的一种普遍特征,但学习基本上只发生在成虫期,其中联系性学习是一个主要特征。学习可产生启动和嗜好性学习二种效应,在寄生蜂搜索寄主的各个步骤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中可高效地识别和利用各种有用信息,提高搜索效率。学习的潜力及效应可依寄生蜂和寄主的食性专化程度、寄主的发育阶段、寄生蜂自身的生理状态及环境中刺激的性质等因子而变化。对寄生蜂学习行为的了解有助于发展对其行为调控的技术,提高寄生蜂对害虫控制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