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种鹅掌楸插穗不定根发生与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从解剖学角度着手,对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L.tulipiferaL.〕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鹅掌楸插穗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扦插后,不定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区,属于诱导生根类型。维管形成层恢复活动后,在不定根发生的部位附近形成1个明显的多薄壁细胞区域,在此区域不定根较容易发生。愈伤组织内没有发现根原基,愈伤组织在发育的过程中,内部细胞部分分化,并形成不规则的输导组织。大量的愈伤组织对不定根的发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杂种鹅掌楸插穗上不定根的发生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恢复活动,分裂出多层薄壁细胞;(2)维管形成层及附近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根原基发端细胞不断分裂成具有方向性的根原基,根原基穿过韧皮射线和皮层,向皮孔或下切口方向发展;(4)不定根从皮孔或下切口伸出,其内部的维管系统开始发育。  相似文献   

2.
欧美杂种山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成年欧美杂种山杨(Populustremula×P.tremuloides)优良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获得体细胞无性系,利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发生的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3.0mg.L-12,4-D诱导的再生植株的细胞染色体稳定性较差,所检测的144个细胞中,变异的细胞中多数发生了染色体加倍,二倍体细胞数仅占36.81%。有些染色体还发生了形态变异,染色体加长,形成带有随体或长臂较长的大型染色体。用1.0mg.L-16-BA诱导再生植株中染色体数量稳定性介于对照和3.0mg.L-12,4-D诱导的再生植株之间,在观察的142个细胞中二倍体细胞占54.93%。再生植株的AFLP分析表明,由激素诱导的再生植株中,AFLP谱带发生了变化,表明发生了体细胞无性系分子水平变异。  相似文献   

3.
广藿香扦插繁殖不定根形成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系统研究了广藿香不定根的起源和发育。观察结果表明:广藿香茎中没有先成根原始体,其不定根属于诱生根类型,起源于靠近维管形成层的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中,愈伤组织内无不定根生成。本研究揭示了广藿香扦插生根的解剖学特征,从而为该药材在生产中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成年欧美杂种山杨(Populus tremula ×P. tremuloides)优良无性系为材料, 通过组织培养方法获得体细胞无性系, 利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发生的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用3.0 mg.L-12, 4-D诱导的再生植株的细胞染色体稳定性较差, 所检测的144个细胞中, 变异的细胞中多数发生了染色体加倍, 二倍体细胞数仅占36.81%。有些染色体还发生了形态变异, 染色体加长, 形成带有随体或长臂较长的大型染色体。用1.0 mg.L-1 6-BA诱导再生植株中染色体数量稳定性介于对照和3.0 mg.L-1 2, 4-D诱导的再生植株之间, 在观察的142个细胞中二倍体细胞占54.93%。再生植株的AFLP分析表明, 由激素诱导的再生植株中, AFLP谱带发生了变化, 表明发生了体细胞无性系分子水平变异。  相似文献   

5.
欧美杂种山杨愈伤组织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欧美杂种山杨成年树种快速繁殖的问题,并为研究原生质体分离、遗传转化和体细胞变异打下基础,我们建立了愈伤组织再生系统.其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WPM 6-BA 1.0 mg·L-1 NAA 0.1 mg.L-1、WPM 6-BA 1.0 mg·L-1,分化培养基为wPM 6-BA 03~1.0 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分别为90.67%和92%.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侧柏一年生硬枝插穗为实验材料,利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插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分析插穗外部形态变化、不定根原基起源和不定根的形成过程,探讨侧柏插穗不定根发生模式和不定根的组织学起源。结果显示:侧柏扦插后可由愈伤组织、皮部诱导产生不定根,出现皮部生根、愈伤组织生根、愈伤组织兼具皮部生根3种类型;侧柏插穗中存在少量潜伏根原基,但插穗生根类型以诱导生根为主;不定根原基诱导产生于愈伤组织、木质部、形成层及次生韧皮部等部位。研究认为侧柏扦插生根属于多位点发生模式,不定根原基的组织学起源是愈伤组织、髓射线、射线原始细胞、尚未分化成熟的木质部细胞,通过人工诱导同时激活这些不定根起源位点能够显著提高生根率和生根质量。  相似文献   

7.
桤木插穗不定根发生与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桤木插穗进行解剖观察,研究茎的次生结构及不定根的起源和发生发育过程,探讨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桤木茎的次生构造从外至内由周皮、皮层和次生维管组织3部分组成。皮孔有2种类型。不定根的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与髓射线交叉处的细胞活动,产生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薄壁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分裂分化形成的不定根沿着韧皮射线向皮层延伸;(4)随着不定根内部的维管系统的发育,不定根从皮孔或下切口伸出。  相似文献   

8.
山杨杂种无性系的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金然  尚洁  王秋玉 《植物研究》2006,26(4):447-451
采用5对SSR引物对52个山杨杂种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在研究的5个位点上SSR标记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4个,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多的位点是PTR7,最少的位点为PTR12;欧美山杨杂种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相比之下,中美山杨杂种遗传变异最低;聚类分析表明,在一定的遗传距离基础上,欧美山杨杂种和欧洲山杨首先聚为一类,然后又与中美山杨杂种聚类,最后是中国山杨。研究表明来自芬欧美山杨杂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这对我国山杨遗传资源的扩大,以及未来山杨杂交育种,杂种优势的利用都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对内蒙古地区山杨的10种外生菌根的外部形态、颜色、分枝情况、菌索及外延菌丝的有无、菌套表面质地、是否透明、有无囊状体等结构进行了描述,结合菌套菌丝排列图式、菌套表面结构及菌丝和菌索内部结构等特征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参阅有关文献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1)10种菌根类型的划分基础主要是依据真菌组织学特征来加以区别,同时这10种菌根类型与其它地区对杨树外生菌根分类结果相符,符合真菌区系学分布特征.(2)树种与外生菌根共生专一性是一种双向选择模式.就山杨来说,决定其形成不同共生菌根类型的主要因子是不同环境因子影响下的真菌区系组成和树木根系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0.
1植物名称中国山杨与美洲山杨杂种(Populus davidianax P.tremuloides)。 2材料类别 腋芽。  相似文献   

11.
韩超  徐晓立 《西北植物学报》2016,36(8):1594-1599
以巨尾桉‘GL9’、尾巨桉‘DH32-29’和尾边桉‘XF35’3种桉树无性系组培生根苗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固定环节进行了优化,观察了桉树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采用FAA固定液固定材料,可获得染色清晰,组织完整的桉树根系切片。(2)‘GL9’和‘DH32-29’在生根诱导8d后生出不定根,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XF35’在生根诱导12d后生出不定根,生根类型为愈伤组织生根;‘GL9’不定根的根尖和根基处均有细胞旺盛分裂,‘DH32-29’不定根只在根尖有细胞旺盛分裂,‘XF35’不定根则只在其根基处有大量旺盛分裂的细胞。  相似文献   

12.
四合木茎插穗生根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制片法对四合木茎插穗不定根的形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探讨四合木生根类型、生根部位、愈伤组织与生根的关系以及不定根的形成过程。结果显示:(1)四合木具有典型的木本植物茎结构,茎皮层内未发现厚壁组织。(2)四合木茎薄壁组织含有丰富的淀粉粒和蛋白质。(3)四合木茎插穗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原基是由愈伤组织自身的薄壁细胞反分化形成。研究表明,愈伤组织是孕育不定根的前提,四合木扦插生根属于愈伤组织生根类型。  相似文献   

13.
杂种落叶松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种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Larix olgensis×Larix kaempferi)插穗在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 SDS-PAGE图谱分析推测:24KD、26KD和39KD蛋白,与根原基的发生、分化有关;28KD蛋白具有促进根原基继续发育长出不定根的作用;47KD蛋白阻遏根原基的发生或抑制不定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黑果腺肋花楸扦插不定根起源及发育过程,揭示其扦插生根机理。【方法】以‘福康源1号’当年生半木质化插穗为研究材料,利用水培扦插技术和石蜡切片法对不定根形成过程中插穗内部组织结构及外部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结果】在水培条件下,IBA处理扦插生根期为30~40 d,扦插过程中皮孔处10~15 d出现不定根,插穗切口处15~20 d出现不定根,生根速度、不定根数量及根长均优于对照,外源诱导可显著提高生根率和生根质量。扦插前的插穗内无潜伏根原基存在,不定根原基在插后形成;不定根形成为愈伤组织生根型和内部分生组织生根型。皮部产生的不定根起源于维管形成层、韧皮薄壁细胞或皮层;愈伤组织产生的不定根是由愈伤组织内的薄壁细胞团特化而成;叶隙或枝隙是形成不定根原基和产生愈伤组织的主要区域。【结论】扦插生根属于多位点发生模式,属于诱导生根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山杨7个种源11株优树与美洲山杨8个优树进行杂交,共进行88个组合,其中46个杂交获得成功,进行播种育苗,建立子代测定林。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山杨作母本时,以苇河种源较好;美洲山杨作父本时T-32-57和T-28-56较好,其它亲本的杂交组合尚需进一步观察。而在部分山杨与美洲山杨杂交种无性系试验林中,Id42-3、Gd42-1、Ca42-1和Bd44-1生长速度快、光合能力较强,抗病虫能力强,是有希望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6.
对适宜于铁线莲品种 'Multi-Blue'(Clematis 'Multi-Blue')不定芽生根培养的基本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并采用L9(32)正交实验设计对生根培养基中NAA和IBA质量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不定根形成过程中解剖结构的变化也进行了观察.接种在1/2MS培养基上的铁线莲品种'Multi-Blue'不定芽的生根率极显著高于改良1/2MS、MS和WPM培养基(P<0.01),生根率达66.97%;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 0.05 mg·L-1 NAA,不定芽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69.34%,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5 mg·L-1 NAA的1/2MS培养基(含30 g·L-1蔗糖和8 g·L-1琼脂,pH 5.8)为铁线莲品种'Multi-Blue'不定芽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在不定芽的茎横切面上未见潜伏根原基存在;而在接种约1周后,不定芽茎基部皮层的薄壁细胞逐渐恢复分生能力,出现胞质变浓、核质增加、液泡缩小及细胞排列紧密等变化,细胞开始分裂并形成分生细胞团;接种后约2周,根原基发端细胞不断分裂并逐渐形成体积较小、染色较深的一群分生细胞,并出现明显的分层结构;接种后约3周,细胞继续进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并分化出球形或楔形的不定根根原基;根原基在皮层中常发生弯曲或分支,且皮层处的不定根加粗生长,最终突破皮孔并形成独立的不定根.观察结果表明,铁线莲品种'Multi-Blue'不定芽基部形成的不定根根原基为诱生根原基.  相似文献   

17.
植物不定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不定根的发生涉及外源信号感知与内外信号级联耦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器官发生过程,一直备受植物学界关注。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不定根发生诱导期、启动期和表达期3个重要时期的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细胞与代谢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不定根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插条不定根的形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柃木插条不定根原始体为诱生根原始体;不定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与髓射线的交叉区域。插条的韧皮部存在较连续的排列成环状的厚壁纤维细胞,茎内无生根原基。柃木插条的这些结构特征可能与柃木插条生根率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离体黄瓜子叶不定根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体黄瓜子叶在仅加有双蒸水的培养皿中能高频率发生不定根的现象,并对不定根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核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6d苗子叶不定根发生率最高,不定根发生高峰是在培养后3d~5d,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生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和核酸含蜈则降低。  相似文献   

20.
白花泡桐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和RNA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花泡桐(Paulowniafortunei(Seem.)Hemsl.)成年型和幼年型茎切段体外培养时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内源IAA、CTK和ABA含量测定表明:幼年型材料中内源IAA和CTK的含量在诱导的第2天同时达到高峰,而成年型材料中IAA和CTK含量的高峰则在第4天出现.两种类型切段根原基出现的时间都与其内源IAA和CTK的高峰一致.幼年型材料的内源ABA含量在第4天达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成年型材料中内源ABA则逐步下降.成年型和幼年型材料中RNA的变化相同,在诱导的第2天稍有下降,随后显著增加.结果显示,不定根的发生与其内源激素和RNA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