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突触体素、S-100蛋白、NSE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人淋巴结的分布,为淋巴结的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人类腹股沟、腋窝、肠系膜、肺等淋巴结40例,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结果显示:突触体素、S-100蛋白、NSE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呈细丝状沿被膜和门部结缔组织小梁及血管进入皮质后主要分布于副皮质区,环境淋巴小结,进一步分支到达髓质。同时在淋巴小结发生中心及副皮质区有S-100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髓质髓窦内有NSE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结论;淋巴结内有突触体素、S-100蛋白、NSE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支配、并有S-100蛋白、NSE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为淋巴结的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中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ribbon synapse)是外界声音信号向大脑听中枢传递路径上的第一个感觉神经突触结构,它在声音的编码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带状突触的数量相对比较少,而且空间位置深在,所以仅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定量分析其数量始终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研究通过对C57BL/6J小鼠耳蜗基底膜标本带状突触中的特异突触前结构RIBEYE和非特异突触后结构GluR 2&3同时进行免疫荧光标记,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标本进行光学连续切片,利用3DS MAX软件对连续切片标本进行三维建模,结果中每个荧光色对代表一个突触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对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数量进行计数,结果显示,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空间分布及数量均可以清晰完整的重现出来.在本实验中,每个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平均为(16.10±1.03)个.本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免疫荧光对小鼠耳蜗带状突触的前后膜结构进行双重标记,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标本进行光学连续切片,应用3DS MAX软件对连续切片进行三维建模后可以准确计数带状突触的数量.实验表明,本方法准确可行,对今后深入探讨感觉神经性聋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素能神经元对C纤维进行突触前抑制的形态学证据*——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电镜研究李和张敏海杨世明(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武汉430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9370250)脊髓后角浅层内...  相似文献   

4.
郑明杰 《激光生物学报》2010,19(3):423-426,F0003,390
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史是一段不断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和对比度的历史。双光子显微镜是近30年来非线性显微镜的研究发展的代表。它在分辨率上与共聚焦显微镜相当,但在成像的层析穿透深度上有显著提高,并且大大减少了光毒性与光漂白。由于生物细胞组织中富有各种自家荧光源,因此双光子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组织甚至癌组织以及细胞的成像。基于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双光子显微镜可以很容易的与二次谐波显微镜组合,对皮肤组织中的重要成分胶原纤维进行成像。双光子显微镜还可以结合其他非线性光学现象对组织以及细胞进行成像,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将来随着携带方便且廉价的双光子显微镜的出现,双光子显微镜有望在临床医学上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Lu J  Lichtman JW 《生理学报》2007,59(6):683-696
神经肌肉接头作为突触解剖、生理和发育的模型已被研究了一个多世纪。成像技术提供了诸多关于神经肌肉接头的信息,其中一些技术是专为观察该突触的结构和功能而发展起来的。本文回顾了神经肌肉接头研究中几个重要方面的发展史,包括其结构、N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布、突触小泡释放,以及神经肌肉接头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SUMO化修饰具有广泛的功能,包括调控神经突触的形成和传递。神经突触和免疫突触共享某些特性,而蛋白激酶Cθ(protein kinase Cθ,PKCθ)是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家族中唯一能在抗原刺激后定位于免疫突触中央超分子活化簇的一员。为了探讨SUMO化修饰对免疫突触的影响,该文采用"Ubc9融合介导的SUMO化修饰系统(Ubc9 fusion-directed SUMOylation system,UFDS)"方法检测Ubc9-PKCθ与SUMO的相互作用;应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构建多个SUMO化修饰位点突变的Ubc9-PKCθ;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Raji B-Jurkat T细胞之间的接触面。结果显示,Ubc9-PKCθ能被SUMO化修饰,且抗原刺激后能在免疫突触聚集;而当多个SUMO化修饰位点突变后,Ubc9-PKCθ的SUMO化水平显著下调,抗原刺激后虽然还是被招募到免疫突触上,但呈现弥散状态。综上所述,Ubc9融合表达时SUMO化修饰影响PKCθ在免疫突触的聚集。  相似文献   

7.
张杰  陈阳美 《生命的化学》2006,26(4):346-348
突触后致密物是化学性突触后膜内侧的特化结构,为神经信息传递的重要结构基础,参与突触后信号转导的调节和整合,在学习、记忆和突触可塑性等生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癫痫发作伴有突触后致密物成分的改变,可能参与了癫痫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采用丹参对4~5代MSCs进行反复多次诱导分化及再分化, 将其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 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形态学变化, 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神经样细胞巢蛋白(nestin)、神经丝蛋白 (neurofiliament, NF)、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 的表达, 采用细胞膜电位特异的荧光探针DiBAC4(3)标记细胞,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细胞受高钾刺激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 观察细胞电生理反应.结果显示: MSCs第1次经过丹参诱导2 h后, MSCs伸出突起, 向神经性细胞形态转变, 此时巢蛋白表达率为 (95.1±2.1)% (x±s, n=3), 基本不表达NF; 随着诱导分化及去分化过程的次数增加, 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时间缩短, 突起拉长并交互缠绕呈复杂网状, MSCs第4次经过丹参诱导1 h后, NF表达率(95.3±1.6)% (x±s, n=3), 并表达突触(小)泡蛋白, 5 h后突触(小)泡蛋白表达更为广泛;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显示第4次诱导5 h后的细胞在高钾刺激下发生去极化, 胞内荧光强度瞬时增强, 而MSCs空白对照对高钾刺激无反应.本优化诱导方案可以高效率地诱导MSCs分化为具有电生理特性的神经样细胞.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大鼠脊髓后角内的神经降压素是否对一级传入C纤维进行突触前调节,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在脊髓Ⅰ-Ⅲ层内,和压素样免疫反应性(NTLI)的分布与来源于西非单豆素的同工凝集素Ⅰ-B4(Ⅰ-B)的结合位点到分布有部分重叠,在其聚集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显微镜下,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的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内,一些NTLI阳性终末与变性终末形成突触性和/或非突触性接触。以上结果表明,NT可通过轴轴突触和/或非突触性轴轴接触的一级传入C纤维的传入进行突触前抑制。此外,脊髓后角内还存在变性终末与含NTLI树突形成的轴树突触。  相似文献   

10.
1.大白鼠下丘中心核(the Central Nucleus of the Inferior Colliculus,ICCN)内神经末稍以群体的形式有在,神经突触排列的类型主要为系列突触.2.末稍群体(Clustered ending)中轴突终末内含有多种类型的突触小泡.3.ICCN内具有不对称突触与对称突触两种类型的突触结构.4.在ICCN内,突触前终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聚集,并且在突触后常有1—2个大线粒体靠近突触后膜.5.以上结果表明了脑干听觉中枢下丘中心核的结构及其突触连结的模式;突触的结构及其特点,这是频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1.大白鼠下丘中心核(the Central Nucleus of the Inferior Colliculus,ICCN)内神经末稍以群体的形式有在,神经突触排列的类型主要为系列突触.2.末稍群体(Clustered ending)中轴突终末内含有多种类型的突触小泡.3.ICCN内具有不对称突触与对称突触两种类型的突触结构.4.在ICCN内,突触前终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聚集,并且在突触后常有1—2个大线粒体靠近突触后膜.5.以上结果表明了脑干听觉中枢下丘中心核的结构及其突触连结的模式;突触的结构及其特点,这是频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突触的药理     
早在1886年His和Forel即提出神经系统包括许多神经细胞的概念。1891年Wal-deyer首先提出“神经原学说”,认为神经系统的活动单位为神经原。Cajal 确定了神经原间的联系为接触,而非延续。1897年Sherrington给神经原间的功能联系命名为突触(synapse),并证明它在整合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由于对突触电生理学的深入研究,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有关突触传递的电学说和化学学说之间的争论。目前突触传递的化学学说已被普遍接受。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还积累了大量有关神经原和突触亚微结构的形态学资料。这些资料完全证实了神经原学说的正确性,也为突触传递的化学学说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3.
微型电子计算机与神经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计算机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进展很快。应用它作神经形态学测量、显微镜标绘、连续切片重建、染色标记密度测量和神经结构分析以及微电极记录的数字化具有很多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前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神经过程之一,中枢抑制分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本文主要综述有关突触前抑制问题,为研究中枢抑制和针刺镇痛原理提供一些资料。一、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现在一般认为,中枢抑制过程进行的部位主要在突触,中枢抑制实际上就是突触抑制。自从 Eccles 等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以来,一般将突触抑制分为两种,即突触前抑制和突触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41年由Coons创立的免疫荧光(Immunofiuorescence IF) 技术,在六十年代以后有较大发展,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工作中,建立了直接法、间接法、抗补体法和混合球蛋白法等。近年来,随着免疫标记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同位素标记、酶标记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等技术,并日益受到重视。但是,IF由于具有光学显微镜形态学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药用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传统被认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位于大鼠脑干花萼状突触的突触前神经末梢进行膜片钳记录,研究槲皮素调控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突触前机制。方法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结合膜电容记录,在突触后记录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 EPSC),在突触前神经末梢记录钙內流和神经囊泡的释放、回收以及可立即释放库(RRP)的恢复动力学。并且利用纤维刺激在轴突给予5~200 Hz的刺激,诱发突触后EPSC,记录突触后短时程抑制(STD)。结果 100μmol/L槲皮素不影响突触后m EPSC的振幅、频率以及AMPA受体的动力学特征。在突触前神经末梢,槲皮素不改变钙内流或囊泡的释放,但显著抑制胞吐后网格蛋白依赖的慢速胞吞。抑制胞吞会导致突触前囊泡动员的减慢,降低RRP的补充速率,并且增强高频刺激下的短时程可塑性STD。结论 本研究为槲皮素调控中枢神经突触传递提供全新的突触前神经机制,槲皮素有助于抑制中枢神经过度兴奋,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与光学显微镜的发明是分不开的 ,随之而产生的光学显微镜技术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尽管在近代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 ,人们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更细微的结构进行观察 ,但光学显微镜仍然是当前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的基本工具 ,光学显微镜技术还是生物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手段。虽然光学显微镜分辩二点间的距离不能小于照明光波波长的一半 ,一般大于 0 .2μm,但在分辩范围内 ,我们利用它可以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 ,如微生物、动植物的组织、细胞 ,部分细胞器和诸如纤维之类非细胞形态结构等。由于光学显微镜…  相似文献   

18.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 α-syn)聚集形成纤维状结构,进而形成路易小体(Lewy bodies, LBs)。LBs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和路易小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典型细胞病变特征,也是发病的一个关键环节。近年来,冷冻电镜技术的进步使解析高分辨率α-突触核蛋白原纤维结构成为可能。对α-突触核蛋白不同聚集形态的深入探究,能为理解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分子机制、α-突触核蛋白毒性形式的性质以及α-突触核蛋白聚集影响的信号途径等提供帮助。本文综述目前已知的不同形态α-突触核蛋白结构,阐述α-突触核蛋白单体、寡聚体和不同聚集形式原纤维的结构特征。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由于其结构不稳定,目前尚无明确的结构信息。但目前已有多个α-突触核蛋白原纤维结构被解析,包括重组蛋白体外制备的和多系统萎缩(MSA)患者体内分离的原纤维。这些原纤维直径由5 nm的单股原纤维至10 nm的双股原纤维不等。不同的体外制备条件可生成...  相似文献   

19.
现今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已掌握了足够的形态学、生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学的材料,确凿无疑地证明了神经原间突触部没有连续性。必须强调指出,我国的神经形态学家们,如巴布辛阿尔斯坦多盖尔斯米尔诺夫米斯拉夫斯基,尤其是拉甫连琪也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药用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传统被认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位于大鼠脑干的花萼状突触的突触前神经末梢的进行膜片钳记录,研究槲皮素调控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突触前机制。方法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结合膜电容记录,在突触后记录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在突触前神经末梢记录钙內流和神经囊泡的释放、回收以及可立即释放库(RRP)的恢复动力学。并且利用纤维刺激在轴突给予5~200 Hz的刺激,诱发突触后EPSC,记录突触后短时程抑制(STD)。结果 100 μmol/L槲皮素不影响突触后mEPSC的振幅、频率以及AMPA受体的动力学特征。在突触前神经末梢,槲皮素不改变钙内流或囊泡的释放,但显著抑制胞吐后的网格蛋白依赖的慢速胞吞。抑制胞吞会导致突触前囊泡动员的减慢,降低RRP的补充速率,并且增强高频刺激下的短时程可塑性STD。结论 本研究为槲皮素调控中枢神经突触传递提供全新的突触前神经机制,槲皮素有助于抑制中枢神经过度兴奋,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