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采用全部收粪法试验、代谢试验和统计分析,对不同日龄组白颈长尾雉(Syrrnaticus ellioti)和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能量代谢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冬季3~4年种鸡组白颈长尾雉和黑颈长尾雉每只每天平均摄入能分别为(461.90±129.06)KJ和(425.67±61.24)KJ,能量代谢率分别为(87.14±1.56)%和(89.66±1.09)%;210日龄组白颈长尾雉和黑颈长尾雉每只每天平均摄入能分别为(492.78±160.41)KJ和(560.59±133.18)KJ;能量代谢率分别为(84.83±2.25)%和(86.98±1.26)%,这说明冬季黑颈长尾雉的能量代谢率高于白颈长尾雉。 相似文献
4.
白颈长尾雉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白颈长尾雉以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针叶林等3种类型的植被生境为其典型的繁殖地,植物群落乔木层盖度一般均在90%左右。雄鸟的求偶炫耀行为有3种形式,即初发情炫耀、深发情炫耀和交配前炫耀。每天出现两个高峰,上午为7:00—9:00,下午为1:00—3:00。雄雉发情交配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雌雉产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该雉营地面巢,每窝产卵5~8枚,孵化期为24天。 相似文献
5.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和野外直接观察等采样方法对白颈长尾雉各季节栖息地及其食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7.
采用7个微卫星位点遗传标记,对白颈长尾雉(Syrnaticus ellioti)4个地理种群105个个体进行了种群遗传分析。研究发现4个地理种群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共检测到6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8.86;大多数微卫星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值较低,平均为0.504,要明显低于期望杂合度。7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549~0.860,平均为0.712。用无限等位基因模型、逐步突变模型和双相突变模型对4个地理种群的种群瓶颈效应检测,发现各种群近期内都经历过瓶颈效应的影响。地理种群之间的Fst值表明,贵州与湖南地理种群间的分化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由Nei氏的无偏遗传距离所构建的邻接树显示,贵州地理种群与湖南地理种群的遗传关系较远。微卫星对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层分子变异分析(贵州地理种群对其他地理种群)发现:来自地理种群间和组群间的遗传变异量相对较小;而同一地理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变异量较大(92.84%),且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4月-2009年5月和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繁殖期和越冬期的栖息地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已有研究结果,确定了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即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和坡向等4个栖息地因子。基于"被利用生境-可获得生境比较法",以对各评价因子不同梯度的资源选择指数为依据,确定了白颈长尾雉适宜性评价准则。应用ArcGIS 9.3空间分析功能和栖息地片断化指数,对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官山自然保护区适宜白颈长尾雉繁殖的栖息地斑块有502个,总面积为330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6%,分离度指数和片断化程度指数分别为0.365和0.912;适宜白颈长尾雉越冬的栖息地斑块有514个,总面积275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3.8%,分离度指数和片断化程度指数分别为0.443和0.939。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较严重,片断化现象在白颈长尾雉越冬期加剧。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白颈长尾雉现存栖息地进行保护,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其越冬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在5~35℃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测定了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humiae)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的代谢率(MR)、热传导(C)和体温(Tb)等指标,探讨了其代谢产热特征。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热中性区(TNZ)分别为24.5~31.6℃和23.0~29.2℃。在5~35℃的温度范围内,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能保持稳定的体温,分别为(40.47±0.64)和(40.36±0.10)℃;在热中性区内,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平均基础代谢率(BMR)分别为(1.36±0.84)和(2.03±0.12)mLO2/(g.h),分别是体重预期值的77%和86%。在下临界温度以下,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最小热传导分别是(0.12±0.01)和(0.17±0.01)mLO2/(g.h.℃),分别是体重预期值的119%和124%。这两种鸟的生理生态学特征是: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都具有较低的代谢率,较高的体温和热传导,能较好地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0.
11.
贵州雷公山亦有白颈长尾雉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贵州雷公山亦有白颈长尾雉分布梁伟(黔东南教育学院生化系凯里556000)关键词白颈长尾雉,分布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国内主要分布于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北部等地(郑作新,1976年)。近年来广西和湖南等地也见有其分... 相似文献
12.
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季节性生境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2015年7月至11月在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繁殖期、育雏期、繁殖后期)生境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调查了6条样线上的126个样方,选取与其生境相关的17个因子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史阶段各生境选择样方负荷绝对值较大的因子在各主成分中的序位不尽相同,即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随生活史阶段而变化。卡方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生活史阶段,白颈长尾雉对林型、坡向、坡度、灌木高度、草本高度和水源距离6个生态因子上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11个生态因子两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典则判别结果显示,白颈长尾雉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在生境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又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逐步判别表明,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白颈长尾雉生境选择差异上有一系列的生态因子发挥作用,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草本数量、落叶层盖度、乔木盖度、海拔和乔木数量,由这5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对生境选择差异的正确区分率为80.3%。繁殖期和越冬期食物条件是影响白颈长尾雉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而育雏期则为隐蔽条件。 相似文献
13.
白颈长尾雉春季扩散活动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2年10月-2003年6月和2003年11月-2004年6月,采用无线电遥测、GPS技术、SAW模型和样方法,对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扩散过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白颈长尾雉在春季均存在持续约为16—23d的扩散活动,其扩散直线距离在1.5~2.1km。②扩散过程中白颈长尾雉对其运动路线存在选择性,在其扩散进入和未进入区域之间,草本盖度、乔木种数、灌木种数、灌木枝下高、灌木数量和草本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距水源距离、坡度、乔木数量、乔木枝下高和草本种数存在显著差异。③灌木种数、灌木枝下高、坡度和灌木数量等与障碍有关的因子是影响白颈长尾雉扩散活动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15.
16.
白颈长尾雉雏鸟生长及稚后换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是我国特产的一种雉类。仅分布于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江西东部及广东北部为留鸟。是珍稀濒危鸟类;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还被列入《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货易公约》国际保护鸟名单中。活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运往巴黎,现在欧美有些国家仍有饲养。关于其雏鸟生长发育,尤其是稚后换羽未见有系统报道。1983年,我们对3只(2雄、1雌)自颈长尾雉雏鸟的生长和稚后换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白颈长尾雉与白鹇秋冬季空间生态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及其栖息地生态因子进行调查,通过8个资源轴分析了2个种的多维生态位宽度、重叠及种间竞争.结果表明,白鹇和白颈长尾雉综合空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仅为0.268和0.294;白鹇的海拔和坡度空间生态位大于白颈长尾雉.而白颈长尾雉的坡向生态位宽度大于白鹇,在其他资源轴上二者接近;白颈长尾雉和白鹇的栖息地生态位相似性为0.425,竞争系数为0.584,竞争比较激烈.应加强低海拔地区植被及水源的保护,减少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8.
19.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Swinhoe)的生态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于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采用步行跟踪、典型样地调查等方法在浙江省内进行。 白颈长尾雉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为最适生境。乔木盖度低于50%时其活动强度明显下降,低于30%即绝迹。 白颈长尾雉春季存在两个日活动高峰。第一高峰在上午5∶00—7∶00出现;第二高峰在下午3∶00—7∶00之间。该雉白昼始止活动的时间和光照度有关,早晨,光照度达17—450lX开始活动;傍晚,在110—5lx光照度时停止活动。另外,活动还受天气的影响。 白颈长尾雉在浙江省分布于西部、南部和东部山区。但数量十分稀少,按C=10000N/WT计算,开化县夏、冬两季的相对密度为0.035只/公颐和0.069只/公顷。 相似文献
20.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Swinhoe)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于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采用步行跟踪、典型样地调查等方法在浙江省内进行。 白颈长尾雉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为最适生境。乔木盖度低于50%时其活动强度明显下降,低于30%即绝迹。 白颈长尾雉春季存在两个日活动高峰。第一高峰在上午5∶00—7∶00出现;第二高峰在下午3∶00—7∶00之间。该雉白昼始止活动的时间和光照度有关,早晨,光照度达17—450lX开始活动;傍晚,在110—5lx光照度时停止活动。另外,活动还受天气的影响。 白颈长尾雉在浙江省分布于西部、南部和东部山区。但数量十分稀少,按C=10000N/WT计算,开化县夏、冬两季的相对密度为0.035只/公颐和0.069只/公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