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白激酶C对鼻咽癌细胞c-myc,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抑制催化亚基)与Sphingosine(SS,抑制调节亚基)处理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经点印迹后扫描定量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myc、c-fos表达及其分布。结果发现:(1)c-myc蛋白:主要分布于胞浆,40.7%的细胞核与胞浆均为阳性;经SS或ST处理后,表达明显减弱,且核阳性率分别为17.3%与23.3%。扫描定量在SS组为对照组的60%±25.7%(P<0.05),ST组为对照组的55%±25.9%(P<0.05)。(2)C-fos蛋白:主要分布于胞浆,29.4%的细胞核与胞浆均为阳性,经SS或ST处理后,表达明显减弱,且核阳性率分别为9%与10.2%。扫描定量SS组为对照组的58.6%±25%(P<0.05),ST组为对照组的59.7%±26.2%(P<0.05)。结果表明:使用PKC抑制剂后,两种核癌基因产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并且存在细胞内分布的改变,特别是其发挥效应的核内表达明显减少。结合我们以前所发现的PKC抑制剂明显抑制CNE—2Z细胞生长的结果,提示这些癌基因可能参与了PKC对CNE—2Z细胞生长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参麦注射液抗心肌缺氧-再给氧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angendor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对大鼠心肌缺氧—再给氧损伤中抗自由基酶SOD和GSH-Px,过氧化产物MDA、心肌酶CPK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同时探讨了参麦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心肌缺氧灌注40min,富氧再灌5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严重,线粒体数目减少,大部分空泡变性,嵴消失,糖原颗粒减少,心肌收缩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同时CPK活性明显升高,SOD及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2)预先给不同剂量参麦注射液进行灌注,与模型组比较,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线粒体数目较多,嵴密集,未见肿胀变形,糖原颗粒丰富,心肌收缩结构基本正常。CPK活性明显降低,心肌SOD及GSH-Px活性明显增高,心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且参麦大剂量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液(P<0.05)。我们推测其保护作用机理可能是稳定心肌细胞膜,保护心肌线粒体,增加能量供应,提高抗自由基酶活性,从而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杨青  唐岫 《生理学报》1995,47(2):155-164
本研究证明,脓毒症(结扎盲肠及穿刺,CPL)大鼠心肌肌膜腺苷酸环化酶(AC)的活性及其部分纯化的AC最大活性,在早期脓毒症(ES,CLP后9g(时明显增高,在晚期脓毒症(LS,CLP后18h)时明显降低。其心肌肌膜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亦呈现类似变化。ES和LS大鼠心肌肌膜AC的增敏和失敏与PKC的激活和抑制有关。上述AC和PKC的双相变化不是肾上腺能β-受体和α1-受体系统依赖的。ES大鼠心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脓毒血症大鼠心肌II型PLA2 活性、蛋白质含量及其m RNA 的变化。结果发现, 脓毒血症早期与晚期心肌II型PLA2 活性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5 .0 % (P < 0 .05)及增高47.6 % (P < 0 .01),II型PLA2 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27.0% 及增高48 .0 %( 均P < 0 .01); 心肌II型PLA2 m RNA合成率与含量呈现类似的双相变化, 在脓毒血症早、晚期mRNA 合成率分别降低45.0% 和升高70.0 % (均P < 0 .01),mRNA含量分别降低34.1 % 和增加157 .0% (均P< 0 .01) 。脓毒血症早、晚期心脏II型PLA2 m RNA半衰期无显著变化(P > 0.05) 。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脓毒血症发生过程中心肌II型PLA2 活性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 这一变化受其mRNA 转录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杨青  唐岫 《生理学报》1996,48(2):141-148
本研究用结扎盲肠及穿刺(CLP)引起败血症。结果证明:大鼠心肌钙通道在早期败血症(ES,CLP后9h)时由心肌轻型囊泡向心肌肌膜转运增多;在晚期败血症(LS,CLP后18h)时由心肌肌膜向心肌轻型囊泡转运增多。败血症时大鼠心肌肌膜和心肌轻型囊泡钙通道的再分布与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PKM)和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作用无关。败血症时大鼠心肌肌膜和心肌轻型囊泡上肾上腺能β-受体、M-胆碱受体和Na+/K+ATPase的变化规律和钙通道的一样,它们可能是败血症时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第二信使介导模拟低氧下丘脑CRF分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模拟高原低氧的方法研究急性低氧条件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factor,CRF)分泌的变化及第二信使参与CRF分泌的作用。低氧(海拔7km)1h后,正中隆起(medianeminence,ME)处CRF含量明显下降(P<0.05),下丘脑(hypothalamus,Hy)CRF(不含ME)含量无明显变化,而Hy内cAMP含量明显增加(P<0.01)。脑室注射Forsklin、TPA后低氧暴露(海拔5km)1h,MECRF含量下降(P<0.05;P<0.05),HyCRF无明显变化。脑室注射Forsklin后HycAMP含量升高(P<0.05)。脑室注射H7和PKA抑制剂,MECRF升高(P<0.05;P<0.01),HyCRF和HycAMP均无显著变化。上述结果表明急性低氧应激中CRF分泌显著增加,第二信使通路PKA和PKC通路均参与CRF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和方法:在育肠结扎穿孔脓毒血症大鼠模型上,研究早晚期脓毒血症肝细胞核被膜核苷三磷酸酶(NTPaes)活性及poly(A)^+mRNA核浆转运的变化。结果:脓毒血症早期NTPase活性增加而晚期活性降低,即早期Vmax与对照组比增加62%(ATP,P〈0.05)和18%(GTP,P〈0.05);晚期Vmax下降26%(ATP,P〈0.05)和56%(GTP,P〈0.05)。脓毒血症伏晚期NTPa  相似文献   

8.
目的和方法:采用核团微量注射、光化学分析等实验方法,观察大鼠脑内SOD和MDA在CCK-8调节癫痫发作中的变化。结果:①与下沉大鼠比较,遗传性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皮层、海马、下丘脑及垂体内SODF活性、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②大鼠癫痫发作后,上述区域内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若癫痫发作次数增加,该变化愈显著(P<0.01);③大鼠海马  相似文献   

9.
用抗人p53蛋白单抗,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研究了蛋白激酶C(PKC)对CNE-2Z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对照组P5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为67.69±2.97。PKC催化区抑制剂Staurosporine(ST)和调节区抑制剂Sphingosine(SS)终浓度分别为2×10-6mol/L和4×10-5mol/L诱导细胞24h后,P53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0.44±4.25和29.19±2.39,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用终浓度为2×10-6mol/L的TPA和终浓度为4ug/ml的OAG分别作用24h后,P53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3.75±4.34和68.18±4.42,前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后者变化不明显。阳性细胞中对照组和OAG组以胞核和胞浆均着色为主,而SS、ST和TPA组以胞核着色为主。以上结果表明:突变型p53基因在CNE-2Z细胞中有较高表达;通过抑制细胞PKC活性和耗竭PKC含量后,均可降低p53基因的表达;PKC激活剂OAG对该细胞p53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Fu MG  Wang XH  Jiang ZS  Pang YZ  Liu NK  Tang CS 《生理学报》1999,51(5):597-601
本研究观察了钙调神经磷酸酶依赖的信号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在AngⅡ刺激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上,应用环孢素A(CsA)阻断CaN通路,观察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CaN,MAPK及PKC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AngⅡ(10^-7mol/L)刺激大鼠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较对照组增高46%(P〈0.01),CsA(0.5-5μg/ml)可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An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丽珠肠乐治疗30例老年腹泻患者。腹泻老年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回升,CD4升高显著(P<0.01),CD3相对升高(P<0.05),CD4/CD8比值回升到正常水平(P<0.01);血清SOD活性亦升高到正常水平(P<0.01),血清LPO含量明显减低(P<0.05);粪便中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1),B/E比值也随之升高(P<0.01),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数量明显减少(P<0.01和0.05).结果提示,丽珠肠乐对老年腹泻患者具有明显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LPO含量,扶植肠道厌氧菌群生长,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文杰  姚兴海 《生理学报》1997,49(5):531-536
心肌细胞短暂低氧可诱导对后续长时间低氧所致细胞严重损伤的耐力增强,已在心脏预处理(PC)模型上得到证实,但PC发生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目前尚不清楚。我们在培养的新生兔心肌细胞低氧/复氧模型上,观察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蛋白体S6激酶(S6K)活性改变。结果发现:低氧60min后、复氧15min,细胞总MAPK和核MAPK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增加95%和230%(P〈0.01);S6K活性在  相似文献   

13.
败血症大鼠肝细胞核Ca^2+转运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培勇  叶赤 《生理学报》1997,49(2):191-196
本实验观察败血症时肝细胞核钙转运的变化。早期败血症(结扎盲肠及穿刺后,9h)大鼠肝细胞和肝细胞核钙含量分别增加20%和36%(P〈0.05)。败血症大鼠肝细胞核Ca^2+-ATPase活性增加94%(P〈0.01),核^45Ca^2+转运显著增强(增加32%,P〈0.01)。核^45Ca^2+转运与Ca^2+-ATPase活性呈明显正相关(r=0.914,P〈0.01)。加入钙调素显著刺激而加入钙  相似文献   

14.
AngⅡ和PKC对心肌细胞AngⅡ 1型受体的转录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蛋白激酶C(PKC)在诱导AngⅡ1型受体(AT1)基因表达及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ngⅡ可诱导AT1mRNA水平一过性下调,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10nmol/LAngⅡ刺激细胞6h,引起AT1mRNA水平降低幅度最大,降至对照的51.6%±9.5%,然后逐渐回升,24h恢复至对照水平.30μmol/LH-7(PKC抑制剂)能阻断AngⅡ诱导的AT1mRNA水平的下调.0.3μmol/L的PMA(PKC激活剂)单独应用可诱导AT1mRNA水平下调达对照的43%±8%,加入AT1拮抗剂DMP811及Dup753均可阻断AngⅡ诱导的AT1mRNA水平的下调.10nmol/L的AngⅡ刺激心肌细胞96h可使蛋白含量降低至对照的73.4%±5.6%,而加药持续刺激144h可使蛋白含量较对照增加33.8%±6.3%,H-7不能阻断AngⅡ诱导的蛋白含量降低,但可有效地抑制蛋白含量的增加.以上结果提示:AngⅡ对心肌细胞AT1基因的转录和细胞的蛋白代谢有调节作用,而PKC则参与了AngⅡ的这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DOCA硅胶管皮下埋入法建立大鼠心衰模型,从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正常与心衰大鼠心肌组织中心肌收缩蛋白分子基因α-MHC、β-MHC、α-cardiacactin、α-skeletalactin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1)心衰大鼠心肌收缩力指标dp/dtmax较正常大鼠明显降低(下降27.51%,P<0.01),(2)心衰大鼠与正常大鼠相比,心肌组织中α-MHC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降低21.43%,P<0.05),β-MHC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升高62.43%,P<0.01)、α-cardiacactin基因和α-skeletalactin基因表达水平未见明显改变,(3)α-MHCmRNA的含量与心肌收缩力指标dp/dtmax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143,n=43,P<0.05),β-MHCmRNA的含量与dp/dtmax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3902,n=43,P<0.05)。这提示:心肌组织中MHC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是心衰时心肌收缩力降低的主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95例胃癌组织进行DAKO-M1(DAKO-CD15)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DAKO-M1在胃癌中的阳性率(86.3%)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胃粘膜(P<0.05和0.005)。其定位分布有3种类型:即腺腔缘型(A型)、胞膜型(M型)和胞浆型(C型)。胃非肿瘤性粘膜组织仅为A型。胃癌3型兼有,高分化癌A型(18.2%)和M型(61.4%)均显著高于低分化癌(P值均<0.005);低分化癌和粘液癌C型(各占72.0%和53.8%)均显著高于高分化癌(20.5%),P<0.005和0.025。DAKO-M1C型和M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7.1%和69.2%)均显著高于A型(33.3%)者,P<0.005和0.05。结果提示,DAKO-M1是判断胃癌分化水平、恶性程度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一种有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几种扩血管多肽对bFGF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和方法: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C-型心房利太(CNP)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血管平滑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孵育24h后,bFGF刺激VSMC增殖较对照组增加2.1倍(P〈0.01),细胞内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1.4倍(P〈0.01),PKC及MAPK活性分别增加1.5和2.5倍(P〈0.010;Adm.CGRPt CNP  相似文献   

18.
用在体的方法研究了大鼠旁巨细胞外侧核在呼吸和血压调控中的作用,在旁巨细胞外侧核内微量注射200nl的利多卡因可使7/9大鼠的呼气时程(Te)缩短(P<0.05),呼吸频率增加(P<0.05),隔肌肌电积分幅度(A)降低(P<0.05);7/9大鼠的动脉血压下降(P<0.05)。结果表明,大鼠的旁巨细胞外侧核参与呼吸活动和血压活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研究运动逆转高血压肥大心脏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 ,MHC)异型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Northern 分子杂交方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 游泳运动10 周后心肌MHC基因表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游泳SHR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比安静SHR 降低22 % 和25% (P< 0.01) 。左心室重/体重(LVW/BW)比值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游泳SHR 心肌αMHCmRNA表达比安静SHR增强17% ,βMHCmRNA 表达降低26 % ,α/βMHC基因表达比值提高59 % 。结论:运动逆转高血压肥大心脏心肌MHC同型异构体转变的调控机制可发生在基因转录水平上  相似文献   

20.
灵芝多糖对人脐血LA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新  曹容华 《生物技术》1994,4(2):33-35,23
本文研究了灵芝多糖(GLP)对人脐血LAK(CB—LA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单独GLP能刺激人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增殖,但不能诱导LAK活性,当与50u/mlrIL—2伍用时,可增殖CB—LAK细胞诱导活性,不同剂量GLP(0.5—100μg/ml)影响作用不同,以10μg/ml浓度最好.在不同浓度rIL—2(10—100u/ml)诱导CB—LAK细胞过程中加入GLP(10μg/ml),可明显提高细胞增殖能力,减少rIL—2用量。GLP亦能促进效应阶段CB—LAK细胞对Raji肿瘤靶细胞的杀伤作用(P<0.001)。由此看出,GLP具有增强CB—LAK细胞活性的作用,是一很好的生物反应调节剂(BRM),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