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疆伊宁一带的Eostaffella动物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描述的筵化石材料是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地层分队1979年在新疆伊宁一带采集的。根据地层分队提供的地层剖面资料,产(竹蜓)的地点有二处:一处是尼勒克县胡吉尔台村,另一处是昭苏县阿克沙克。现将二地的含(竹蜓)筵地层剖面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在那丹哈达岭灰岩中首次找到(竹蜓)类,并在泥质板岩硅质板岩找到了放射虫化石,为地层划分对比提供确切证据.根据(竹蜓)类,已分别归入中石炭统、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早二叠世(竹蜓)类将另文发表.中石炭世含(竹蜓)地层称二联桥组(C_2e),可分三个岩段.下部为火山碎屑岩段,主要岩性为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砾岩、粉砂质板岩、粉砂岩及硅质岩,常含放射虫化石,厚1,789米;中部为板岩段,主要岩性为粉砂质板岩夹生物结晶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上杭晚石炭世(竹蜓)类Profusulinella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竹蜓)类化石4属17种.根据它们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一个(竹蜓)带、两个亚带:Profusulinella带,2). Profusulinella wangyüi-Eofusulina triangula亚带,1). Profusulinella staffellaeformis亚带.通过与华南、华北、西北沉积区和欧美同期地层的对比,认为本区含Profusulinella动物群的地层应归于上石炭统达拉阶下部,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巴什基尔阶上部至莫斯科阶下部.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尔格山早二叠世的䗴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尔格山位于新疆、西藏及青海三省交界处,属昆仑山系。阿尔格山交通不便,人迹稀少,地质研究程度很低。本文研究的(竹蜓)化石材料是新疆地质局区调大队三分队同志在1980年和1981年采集的,产化石的地层主要出露于新疆若羌县喀沙克力克河一带(插图1),走向大致为北西西-南东东,岩性是大理岩、长石砂岩、粉砂岩、砾岩、泥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厚度巨大,可达2219—11815米。(竹蜓)化石产于生物碎屑灰岩中,根据初步研究,喀沙克力克河一带含  相似文献   

5.
湘东南早二叠世栖霞期早期的Schwagerina cushmani䗴类群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一前言根据古生物和地层发育的特征,湖南二叠纪地层的分区大致以"雪峰古陆"为界,分为湘西北区和湘东南两个区(周祖仁,1979,图1).湘东南下二叠统栖霞组的(竹蜓)类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四个带,即Schwagerina cushmani带、Staffella vulgaris(sp. nov.)带、Misellina claudiae 带和 Parafusulina multiseptata 带.本文所讨论和描述的即介乎上石炭统船山组 Pseudoschwagerina 带与下二叠统栖霞组 Staffella vulgaris 带之间的 Schwagerina cushmani 带的(竹蜓)类动物群.湘东南的这一(竹蜓)类动物群所包含的(竹蜓)类与陈旭(1934)列入"臭灰岩"底部的大部分(竹蜓)化石  相似文献   

6.
Robustoschwagerinids的个体发育及其在演化分析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前言在已绝灭的化石门类中,(竹蜓)类动物具有演化迅速、形态及构造整体演化趋势比较明显、演化阶段明确的特点。(竹蜓)类动物的壳形、旋壁构造、隔壁特征以及旋脊(和拟旋脊)、通道(和复通道)的演化趋势及其地层分布规律已为广大古生物学家所熟知,并在石炭、二叠纪海相地层的划分对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hompson, 1948; Dunbar, 1963; Douglass, 1976; Rauzer_Chernousova, 1963; Ross, 1964)。尽管Ross(1972,1982)曾借助现代有孔虫的材料对(竹蜓)类动物生物学做过有益的探讨,但是这类工作毕竟很少。和(竹蜓)类生物地层学的研究相比,有关(竹蜓)  相似文献   

7.
宁夏的含(竹蜓)地层出露较好,剖面和柱状剖面有7处.含(竹蜓)地层自下而上为:下石炭统臭牛沟组、中卫组,上石炭统羊虎沟组,上石炭—下二叠统太原组.(竹蜓)动物群有15属68种及亚种,其中1新种.可建立(竹蜓)化石带 Eostaffella-Mediocris 带 (C_1), Profusulinella 带 (C_2~1) 及 Sphaeroschwagertna 带 (P_1~1),并与甘肃靖远及华北地台其它地区的(竹蜓)化石带对比.  相似文献   

8.
安徽砀山煤田晚石炭世太原组(竹蜓)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安徽淮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该区含煤地层出露零星,多为第四系覆盖。淮北地区太原组的(竹蜓)类,以往仅见化石名单于有关地质文献和报告。除王莉莉(1980)描述过产自濉溪王庄北的2个(竹蜓)类新种外,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 早年李四光(1927)发表专著《中国北部之(竹蜓)科》,近年盛金章、王仁农(1984)和张遴信、席与华、蔡如华、方观希(1984)分别研究了江苏沛县大屯煤田及安徽淮南  相似文献   

9.
贵州郎岱打铁关“茅口石灰岩”中(竹蜓)类化石的再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贵州郎岱打铁关是茅口石灰岩的命名地点,该处海相下二叠统发育完好,层序清晰,(竹蜓)类化石十分丰富。1927年乐森(王寻)在茅口河两岸进行地质调查时,曾在打铁关“新希瓦格(竹蜓)层”中零星地采集了一些(竹蜓)类标本,经徐光熙鉴定,名单于1929年发表在《贵州西部  相似文献   

10.
甘肃北山地区威宁期的(虫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描述的威宁期(竹蜓)材料是笔者之一(郭敬信)采集的。1962年,郭敬信等在甘肃省金塔县以北芨芨台子一带,首次从前人划分为早石炭世地层中采得晚石炭世早期蜓化石。1964年,郭敬信等再次到芨芨台子一带详测剖面,系统采集(竹蜓)化石标本,经鉴定,确认为晚  相似文献   

11.
湘中地区晚石炭世四射珊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前言湘中地区晚石炭世地层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岩性单一,主要含(竹蜓)类和珊瑚化石。1932年,田奇、王晓青在湖南湘乡命名为壶天灰岩,1962年,杨敬之在总结中国石炭系时改称为壶天群。下部为白色或灰白色灰岩和白云质灰岩,次生角砾构造发育,化石稀少,产Fusulina及Fusulinella等(竹蜓)类化石,属原中石炭统,称黄龙组。上部为灰色或深灰色厚层状灰岩,含Triticites及Pseudoschwagerina等(竹蜓)类及珊瑚  相似文献   

12.
云南广南小独山石炭-二叠系界线地层及(竹蜓)类分带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云南广南小独山石炭-二叠系界线地层为一套海相的碳酸盐沉积,包括3统4阶13个(竹蜓)带,自下而上分别为:上石炭统小独山阶(新阶名),含5个(竹蜓)带(1.Protriticites subschwagerinoides 带;2.Triticites montiparus带;3.Triticites schwageriniformis带,4.Triticites dictyophorus带;5.Triticites shikhanensis compactus带)。(竹蜓)类以Triticites富集为特色,属种比较单调,个体普遍较小;下二叠统分两个阶,下部马平阶和上部常么阶。马平阶有3个(竹蜓)带(6.Pseudoschwagerina morsei-Robustoschwagerina xiaodushanica带;7.Pseudoschwagerina parabeedei-Sphaeroschwagerina spherica带;8.Pseudoschwagerina robusta-Zellia chengkungensis带)。(竹蜓)类以Pseudoschwagerininae亚科繁衍为特征,属种繁多,个体增大,丰度和分异度都较高。马平阶的时限只相当于过去我国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所划分的马平灰岩上部的Pseudoschwagerina带(或Sphaeroschwagerina带);常么阶是从常么组衍生而来,含3个(竹蜓)带(9.Pseudofusulina vulgaris-Laxifusulina iniqua带;10.Chalaroschwagerina tumentis带;11.Pamirina chinlingensis带)。(竹蜓)类以小个体的Pamirina,Toriyamaia等出现及以壳形粗壮和隔壁褶皱强烈的Schwagerinid  相似文献   

13.
福建龙岩经洋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地层及䗴类分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福建西部龙岩、沙县、宁化及顺昌等地上石炭统及下二叠统出露很好,均为连续的海相碳酸盐沉积,富含(竹蜓)、非(竹蜓)有孔虫、珊瑚、介形类、海百合茎及钙藻,尚有牙形刺和菊石等。其中(竹蜓)类动物群尤为丰富,对石炭、二叠系的划分对比以及石炭-二叠系界线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七、八十年代,福州大学地矿系地层古生物实习队在上述地区测制了10多条石炭。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福建西部龙岩、沙县、宁化及顺昌等地上石炭统及下二叠统出露很好,均为连续的海相碳酸盐沉积,富含(竹蜓)、非(竹蜓)有孔虫、珊瑚、介形类、海百合茎及钙藻,尚有牙形刺和菊石等。其中(竹蜓)类动物群尤为丰富,对石炭、二叠系的划分对比以及石炭-二叠系界线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七、八十年代,福州大学地矿系地层古生物实习队在上述地区测制了10多条石炭、二叠纪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笔者在《湘东南早二叠世栖霞期早期Schwagerina cushmani(竹蜓)类群》一文中,对湘东南栖霞期的(竹蜓)类的分带和对比作了概略的叙述,并对最下面的一个(竹蜓)类化石带着重进行了研究(周祖仁,1982)。本文是继上述一文之后,对区内栖霞期中、晚期的Staffella vulgaris(sp. nov.)带,Misellina claudiae 带和 Parafusulina multise-ptata 带,作一讨论并对主要的(竹蜓)类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6.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䗴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芮琳 《古生物学报》1979,(3):271-297
本文系统描述了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竹蜓)类6属、51种、一亚种和一未定种,其中24新种;建立了两个带和两亚带,自下而上为:1.Codonofusiella 带,2.Palaeofusulina 带,后者包括(1)P.minima-Nankinella guizhouensis 和(2)Palaeofusulina sinensis 两亚带。对Codonofusiella 带的涵意作了进一步阐述,讨论了Palaeofusulina 作为二叠系和三叠系分界标志的重要意义。并扼要介绍了国外晚二叠世含(竹蜓)地层和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竹蜓)类化石带的对比。  相似文献   

17.
福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的四射珊瑚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西部龙岩、宁化、顺昌等地广泛出露的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期海相碳酸盐地层,富含珊瑚、(竹蜓)类等化石,其中四射珊瑚动物群迄今无专文报道。1984至1986年,笔者曾先后数次前往龙岩经洋和宁化湖村等地,详细测制了6条中甲阶及马平阶剖面,系统采集了大量四射珊瑚和(竹蜓)类等化石。经鉴定,四射珊瑚共有38属83种(或亚种),其中2新属10新种。根据它们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笔者建立了3个组合,自下而上依序为:1).Nephelophyllum组合,2).Anfractophyllum-Kepingophyllum组合,3).Wentzellophyllum volzi组合。  相似文献   

18.
那丹哈达岭是新发现的早二叠世(竹蜓)类产地。过去,赋存它的地层被称为“典型的燕山地槽沉积”。这套地层是厚达8000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在1957年被中、苏综合考察队根据岩性、放射虫化石与锡霍特阿林中生代海相地层对比,定为上三叠统及下、中侏罗统。近年来我们在这套地层中发现了自中石炭世到早二叠世(竹蜓)类。本区早二叠世地层称东大沟组,岩性主要为板岩、砂岩、粉砂岩、硅质岩夹少量火山岩及灰岩透镜体或薄层,出露厚度大于330米。根  相似文献   

19.
江苏大丰石炭纪及早二叠世栖霞期䗴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研究的材料是地质矿产部华东石油地质局在江苏大丰地区一个钻井的岩芯中采集的。(竹蜓)化石样品有15个,经鉴定有11属38种,含(竹蜓)层位分别归于下石炭统和州组、上石炭统黄龙组及船山组、下二叠统栖霞组。栖霞组之上覆地层为浦口组,二者呈不整合接触,和州组之下为高骊山组,再下为金陵组。苏北平原在地层分区的归属上,属于华南地层区(张遴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叙了山东淄博地区威宁期(竹蜓)类11属、44种及亚种(包括4新种、2未定种),并建立一个(竹蜓)带Fusulina-Fusulinella,二个亚带:1.Fusulinella provecta-Beedeina pseudokonnoi亚带;2.Fusulina cylindrica-F. quasicylindrica亚带。同时论述了(竹蜓)类动物群的性质及其横向分布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