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翌锦 《植物杂志》2010,(5):44-47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牌楼。从1876年费城世博会开始,组委会允许各国设立独立展馆,取代了原来的主题展馆。这张照片也成为世博会上中国馆的首张照片。照片中的中国馆进门牌楼上有“大清国”三个大字。据记载,中国馆有880平方米,共展出了6801项产品,价值约白银20万两。  相似文献   

2.
金文驰 《化石》2020,(1):73-81
正如果将美国动物园按历史排序,名列榜首的是1874年开放的费城动物园。而第二古老的动物园则是位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辛辛那提动物园,它仅比费城动物园小了一岁,现为美国一流动物园。该园的鸟类收藏散布在多处,但最集中的要数"世界之翼"展馆。"世界之翼"展馆落成于1936年,本来是爬行动物馆。1996年,人们对这一展馆进行了改造升级:包含了山地、热带美洲、澳大利亚和亚洲区、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等众多地理单元。从热带雨林的鸠鸽到高纬度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屏边县大围山倭蜂猴、蜂猴及同域兽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利用9台红外感应自动照相机调查了云南省屏边县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兽类资源现状及分布。在7个自然村周边布设了71个相机位点(19个位点在保护区内,52个在保护区外),共获取87 238张照片,拍摄到动物照片2349张,其中鸟类照片167张,兽类照片2182张。去除无法辨别的部分啮齿类照片后,共鉴定出11个兽类物种。其中蜂猴触发照片3张,倭蜂猴触发照片9张。倭蜂猴的相对丰富度为2.63%,蜂猴相对丰富度为5.26%,表明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倭蜂猴与蜂猴的数量极低。为了保证该灵长类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急需加强关注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全球瞩目之下盛大开幕,在这个与奥运会、世界杯并列为世界三大盛会的舞台上,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园区里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集中展示人类文明成就,畅想地球生存的未来。千奇百怪的场馆建筑、浓郁瑰丽的异国风情、最新最炫的科技成果……世博会以它无与伦比的方式让中国人真正实现了"不出国门,看遍世界"。那么,在这样"一届逛不完、看不够的世博会"上,究竟有哪些精彩看点值得我们共同分享呢?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凉水和丰林保护区鸟类和兽类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欣欣  刘丙万 《生态学报》2018,38(2):502-510
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分别对黑龙江凉水保护区和丰林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进行研究:凉水保护区累计10736个捕获日,获得有效照片总数14726张,兽类独立照片514张,共4目7科11种,鸟类独立照片107张,共4目8科11种;丰林保护区累计7460个捕获日,获得有效照片总数13677张,兽类独立照片638张,共3目6科9种,鸟类独立照片166张,共4目10科16种。凉水保护区实际监测到的鸟兽物种数约为全部鸟兽物种的70%—78%;丰林保护区实际监测到的鸟兽物种数目全部鸟兽物种的80%—89%,保护区内大部分物种被监测到。凉水和丰林保护区兽类相对丰富度最高的均为松鼠(Sciurus vulgaris)和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其次为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capreolu),鸟类相对丰富度最高的普通鳾(Sitta europaea)和白腹鸫(Turdus pallidus);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示鸟兽多样性无显著差异;鸟、兽群落相似性指数Cs=0.621,凉水和丰林保护区鸟兽物种有较多重叠。利用红外相机对凉水和丰林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兽类中对夜行性小型啮齿类监测不足,监测到的鸟类以林下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观察摄影中,由于仪器的最低倍数有一定的限度(我所仪器为30倍),因此对于大样品的全貌往往需要用几张或几十张照片拼接而成(图1)。另外,对于一些细长的样品,例如昆虫的触角、足、须等,如果用低倍率在一张照片上反映全貌的话,只  相似文献   

7.
如如果你打开网络,输入王少清和刘菊顺的名字,就会出现"神农山巅守塔人"、"华中屋脊第一哨"等一系列关于他们夫妇二人守候神农架的报道和事迹,有的报道还配有两个人的照片。1999年4月,王少清夫妇从神农顶致信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组委会主任李岚清,呼吁拯救自然,拯救人类自身,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他俩的名字和心声也因此被编入了世博会大型文艺演出《天地浪漫曲》。而他们精心培植的一盆"铺地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的11月13日是王应睐先生110周年诞辰,他的家人一直保存着一张他伏案工作时的照片,王应睐先生在这张照片里架着眼镜,执笔专注地在纸张上记录着什么。我年轻时对王应睐先生的印象也与此照片中的他并无二致。王应睐先生从1958年起任生化所所长,此后的五十多年里即使卸任也始终为研究所发展出谋划策,殚精竭虑。直到最后病倒入院前他都坚持到研究所上班,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办公室里认真翻阅文献,或仔细研读文件。王应睐  相似文献   

9.
凝固的美     
金凌 《生命世界》2014,(3):91-93
正有人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常调侃就是"把钱用光"的艺术。哈!每一个人对摄影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拍摄一张好的照片并不一定要求高档的摄影器材。当然有高档的器材会更完美。有很多好的摄影照片都是出自于普通的器材。就像国外有一个流浪汉,从垃圾堆里寻得的零件,自制了一台相机。把他流浪的所见所闻拍摄了下来。他没有好的镜头,却有一颗乐观好奇的心。所以用他那破旧的相机拍摄的照片,张张都是那么的感动人心!还记得我的第一台单反,是去二手市场花了300多元淘得的机械式理光相机。虽然老、旧,功能也单一,但它着实  相似文献   

10.
<正> 筹备了五年之久的一套昆虫综合著作(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1985年已有pergamon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丰富,材料新颖,全书共有13卷8,000多页,汇集了世界上240位著名学者、教授的200篇论文。书中收集了近30年来的50,000篇参考文献,涉及到10,000种昆虫,并有1,400张精美的照片和2,000个图例说明。每卷末除附有主题、作者和昆虫种名的索引外,第13卷是全书的综合索引。  相似文献   

11.
陈大友 《古生物学报》1990,29(1):125-128
化石照片是鉴定或研究古生物最重要的资料之一,一张清晰、逼真的化石照片所起的作用不亚于精采的文字描述。因此,化石照片质量的好坏与研究成果的质量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以往,习惯用胶片拍摄低倍化石薄片。由于胶片的感光度比放大纸高,所需的曝光时间很短,在拍摄时难以对薄片厚薄不均匀的部分进行遮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照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鸟类新记录——斑[姬]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鸣  梅宇  胡宝文 《动物学研究》2008,29(6):584-608
2008年10—11月在昆仑山考察期间,在野外拍摄到20余张斑[姬]鹟[Ficedula hypoleuca(Pallas,1764)]的生态照片(其一请见本期封面照片),经过专家比对和文献查证,确定为中国鸟类一新记录种。该鸟的发现地点在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普鲁村(36o11'15.6"N,81o28'56.9"E),  相似文献   

13.
这是陈列在天目山脚下鹤村《民族日报》纪念馆里的一张周恩来当年“天目之行”戎装肃立的老照片。尽管照片已显得不太清晰,但这是周恩来同志当年视察东南抗日前线时侥幸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事隔60年后才与世人见面。说起这张照片的来历,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在海拔2 400~4 800 m的悬崖峭壁之上营巢,行为观测难度较大,资料匮缺。2013年至2015年,在天山采用样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寻找到上百个巢穴。通过布设红外自动相机的方法,对高山兀鹫繁殖期巢内行为进行拍摄,同时结合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对其交配及巢内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共拍摄11万张照片,选出有效照片2 150张。对繁殖期行为进行了描述和定义,共7大类16种行为。根据照片逐一对比每种行为,统计各种行为拍摄张数及所占比例,其中,交配135张(6.3%),筑巢403张(18.7%),休息420张(19.5%),警戒375张(17.4%),保养335张(15.6%),运动200张(9.3%),其他282张(13.1%)。照片记录显示,交配行为从1月16日持续到3月2日,在一天的8:00~16:00时间段内,除9:00~10:00时没有记录到交配行为外,其余时间段内都有发生。交配行为次数(张数)在13:00~14:00时达到高峰,与气温同期达到高峰。交配过程持续8~15 s。筑巢期间,巢材由雌雄兀鹫运输,雌性负责将巢材放入巢中,整理、铺垫和修缮。筑巢行为在白天有三个高峰期,分别为11:00~12:00时、13:00~14:00时和15:00~16:00时。在每个高峰期后,往往出现一个短暂的低谷期。冬季食物短缺,照片显示雕鸮(Bubo bubo)、雪豹(Uncia uncia)等食肉动物进入巢内,对兀鹫繁殖造成干扰,甚至中断繁殖。作为高原健康指示物种,高山兀鹫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急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5.
人类干扰影响着野生动物的栖息、生存、繁衍等各个环节。干扰强度不同,对野生动物的负面影响也不同。为了了解不同强度人类干扰对野生动物栖息的影响,2021年1月,在浙江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人为干扰综合强度预先设定点位,布设40台红外相机。40个点位被分为4种干扰区,干扰强度从低到高依次为基本无干扰区、干扰轻微区、干扰较轻区和干扰较重区,每区10个点位,监测365 d,共监测14 585相机日。研究表明:(1)拍摄到野生动物独立照片4 256张,其中兽类3 485张,鸟类771张。除啮齿类动物外,拍摄到31种动物,其中兽类14种、鸟类17种,另外有3张因照片不够清晰而未能识别鸟的种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2)基本无干扰区、干扰轻微区、干扰较轻区及干扰较重区所拍摄到的野生动物独立照片数量和种类分别为1 798张29种(兽类15种,鸟类14种)、1 308张23种(兽类15种,鸟类8种)、756张19种(兽类12种,鸟类7种)、394张18种(兽类13种,鸟类5种),各区之间的独立照片数量差异极显著(P < 0.01)。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拍摄到的独立照片数量逐渐减少,拍摄到的独立照片数量与人类干扰强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 < 0.01)。同时,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拍摄到的野生动物种类也逐渐减少,尤其是鸟类减少幅度更大。(3)国有林内23台相机拍摄到3 163张,计33种(兽类16种、鸟类17种);集体林内17台相机拍摄到1 093张,计22种(其中兽类13种、鸟类9种)。集体林内平均每台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照片数量为国有林的46.75%,差异极显著(P < 0.01),这可能是由于早些年份的林木采伐使栖息地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并导致生境片段化,进而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因而,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来说,栖息地保护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红外相机技术目前已成为调查、记录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栖鸟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为自然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编目、野生动物本底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老河沟保护地位于四川省平武县, 地处岷山山脉中段, 面积110 km2, 是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本文汇总、整理了老河沟保护地2011-2015年的红外相机监测记录, 提供了完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集。数据集包括红外相机有效位点130个, 海拔跨度1,317-3,265 m, 总有效相机工作日10,185 d。红外相机拍摄记录159,694条, 其中兽类记录91,839条, 独立有效照片3,017张, 包括分属5目15科的野生兽类28种; 鸟类记录37,775条, 独立有效照片1,311张, 包括分属7目19科的野生鸟类60种; 两栖类记录8条, 独立有效照片2张, 包括1目1科1种; 家畜记录47条, 独立有效照片5张。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世界》2012,(1):14-25
法蓝瓷以瓷作画,重新诠释古今中外大师眼下的万千世界与生命之美,将画作雕塑成为立体瓷品,以瓷之新意永载大师之风华。当西方艺术大师遇上当代瓷艺美学2009-2011年,法蓝瓷分别获得梵高博物馆及费城美术馆授权,创作了"梵高"及"费城美术馆艺术大师"系列瓷瓶。法蓝瓷设计师将瓶身化作大师的画布,体认大师对生命的体悟与艺境,将平面画作幻化成立体瓷品,重现经典感动,以永恒瓷艺纪念大师  相似文献   

18.
同域物种的共存往往是通过生态位分化实现的,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为梵净山同域分布物种。为了理解二者的生态位分化关系,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通过在梵净山保护区安放的24台红外相机进行冬春季的野外监测,发现有18台相机捕获到藏酋猴,4台相机捕获到黔金丝猴,有3台相机对二者均有捕获。总共获得了黔金丝猴的照片23张,事件发生8次;藏酋猴的照片373张,事件发生95次;未捕获到黔金丝猴和藏酋猴同一时间段出现。通过海拔高度、采食行为、出现时间这些数据对二者生态位分化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同域分布的这两种灵长类动物生态位分化模式。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梵净山冬春季黔金丝猴和藏酋猴的分布区域存在部分重叠,但黔金丝猴活动高峰早于藏酋猴约2 h;黔金丝猴更倾向于树上取食,藏酋猴更倾向于地上取食,避免了直接在食物资源上的竞争。二者通过活动节律和觅食策略差异实现生态位分化,从而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以实现同域共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28日至2012年3月16日,采用红外相机自动拍照技术监测了白马雪山哺乳动物资源。共获得野生动物照片1 618张,有效的兽类照片504张,监测到大、中型兽类15种。研究区内拍照率居前4位的是鬣羚、麝、毛冠鹿和斑羚,4种偶蹄类的照片数之和占到所有大中型兽类照片数的90%。对拍照率最高的4种偶蹄类动物活动规律分析表明:麝和鬣羚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毛冠鹿则具有晨昏活动习性,而斑羚无明显的活动高峰。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表明,高山麝和毛冠鹿与中华鬣羚的生态位高度重叠,川西斑羚与其他3种同域分布的偶蹄类动物生态位部分重叠。4种偶蹄类动物在生境选择上存在差别。活动规律及微生境选择上的差别可能是容许4种偶蹄类物种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野生动物调查工作.共在152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30,792个相机日,共获得独立照片6,316张.共鉴定出野生动物105种,包括27种兽类(隶属于4目13科)和78种鸟类(隶属于5目20科).其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