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草原啮齿动物数量的洞口统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啮齿动物数量的调查统计是草原自然疫源性疾病宿主动物调查和鼠害防治等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草原啮齿动物种类甚多,其生态习性各异,因此其数量统计方法也有所不同。现将我们近年来在草原地区所使用的洞口统计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不足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1.洞口的辨认 辨认不同鼠类的洞口是进行洞口统计的必要条件,辨认的方法可采用对不同形态的洞口进行捕鼠,然后观察各种鼠洞的形态特征,要注意有  相似文献   

2.
北美田鼠亚科啮齿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刘季科  王溪 《兽类学报》1991,11(3):226-235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荒漠草原东段啮齿动物群落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米景川  王成国 《兽类学报》1990,10(2):145-150
  相似文献   

4.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80,自引:13,他引:180  
对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概况、基本概念、内涵与研究内容以及生态恢复的目标、原则、程序与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恢复生态学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生态系统的演替理论及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与响应机制研究等)和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土壤、水体、大气和植被恢复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以及生态系统的组装与集成技术等).生态恢复与重建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人为地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和过程,调整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地成功地恢复到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啮齿动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科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文勤 《生物学通报》2008,43(1):1-3,F0003
在概述草原啮齿动物群落的功能群及其过牧演替规律基础上,针对退化-鼠害草场的管理提出草-畜-鼠协同调控策略的控害原理及实施要点.运用草原生态系统原理.探索可同步整合无公害持续控制和整体效益目标的生态学途径,应作为发展草原鼠害管理策略和技术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啮齿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景川  尹君 《兽类学报》1998,18(4):314-316
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区地处荒漠与草原的过渡地带,是草原生态系统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类型。该区不但植被类型独特,啮齿动物分布也有特殊性。因此,本文就荒漠草原中段的调查结果,对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赤颊黄鼠(Spermophil...  相似文献   

7.
典型草原啮齿动物密度与牧草损失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啮齿动物密度对牧草损失量的关系,对于计算草地经济损害水平至关重要,可以为草地畜牧业管理决策提供指导。本研究于2012 - 2016 年,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东乌珠穆沁旗),应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对啮齿动物密度以及9 月份植物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用啮齿动物密度及其日食量来估算鼠类对牧草的损害程度,确定牧草损失量。研究结果表明:(1)啮齿动物密度与牧草损失量的最佳拟合曲线是三参数S 型曲线,为:Loss = k/(1+e a - rdensity);(2)当啮齿动物密度>906 个标准鼠单位/hm2 时,牧草产量发生最大损失(牧草产量损失比=23.30% );(3)根据所拟合的曲线,得出该类型草地啮齿动物对牧草损害的危害阈值为174 个标准鼠单位/hm2 。  相似文献   

8.
燕隼(Falco subbuteo)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山西省为夏候鸟。1988—1992年的5—9月,在山西省关帝山森林管理局阳圪台国营林场,收集了燕隼的一些生态学资料,简报如下。1 迁徙每年5月上旬和9月下旬在圪洞至麻地会的河漫滩疏林耕地进行观察,燕隼5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特别是1978年以后,华北平原地区鼠类活动猖獗,数量剧增。尤其是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种群数量大爆发。在1980年夏季从居民区大量迁入农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以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为例,统计农作物受害面积达193万亩,其中减产5%-50%的有14.8万亩,50%以上的有4万亩,绝收的有3.8万亩,全区约计损失粮食达7500万斤。 我们于1980年11月至1981年1月,在有关部门大力协助之下,对河南兰考、孟津、新乡市郊(只对野鼠进行了调查)以及河北赞皇等地的家鼠及野鼠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在家鼠调查中,根据褐家鼠具有狡猾多疑的生态特点,尤其是老体的行为非常“机警”。我们采用诱饵前铁法。即对使用的侠子和诱饵,分成前5天适应期,只放铁子施饵,不捕鼠。后3天捕打期。以后3天捕获的鼠数及累积的挟日数来计算其鼠密度。野鼠调查采用铁线法。现将调查结果列表1、2。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草原按一般概念,大体上可分为草甸草原、干草原、森林草原和山地草原,分布于暖温带和寒温带间,自内蒙东部向西北包括新疆的山地,向西南经黄土高原达青藏大高原东南,横贯东西,面积很广。草原是夭然的牧场,为不断改善饲料的供应,保证农牧业的发展,我国科学工作者对草原的研究一向重视,动物学工作者也不例外。多年来,对各地草原动物区系及危害问题的调查,已累积了一些资料。为了更好的支援农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等近年来有机会在青海、甘肃、新疆、内蒙一带考察,有关草原啮齿类对草原的影响,曾做过一些工  相似文献   

11.
马立名 《昆虫知识》1996,33(5):270-272
宿主背部螨数超过腹部,育幼巢螨数最多,旧巢螨数亦多,新巢最少。育幼鼠螨指数最高,旧巢内的鼠螨指数亦高,新巢内者最代,宿主死后8小时内多数螨离开尸体,24小时几乎全部离开尸体。多数螨在阴暗处可活5天,最多10天。多数螨在烈日下2小时内死亡,3小时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2.
宿主背部螨数超过腹部。育幼巢螨数最多,旧巢螨数亦多,新巢最少。育幼鼠螨指数最高,旧巢内的鼠螨指数亦高,新巢内者最低、宿主死后8小时内多数螨离开尸体,24小时几乎全部离开尸体。多数螨在阴暗处可活5天,最多10天。多数螨在烈日下2小时内死亡,至3小时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3.
长爪沙鼠的一些生态学资料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荒漠草原分布较广的害鼠。夏武平(1982)、赵肯堂(1960)等对长爪沙鼠的某些生态方面进行了研究。作者从1979年5月至1980年6月在宁夏陶乐县对长爪沙鼠的数量季节变动、迁徒、繁殖、年龄组成、食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根据我们植物教研室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植物学教学包括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和野外教学实习这三个缺一不可的重要环节,它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从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和地衣到高等植物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这些大类群的形态特征以及植物的解剖构造等内容。根据新疆地区在夏季干早、炎热,冬季漫长、严寒的气候特点,我们认为在不降低植物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参阅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15.
以 1 98 9至 1 995年在川西平原农田进行的啮齿动物标志重捕实验为基础 ,由种群密度、生物量以及出现频率的比较认为 ,大足鼠 (Rattusnitidus)为此啮齿动物群落的优势种 ,褐家鼠 (Rattusnorvegicus)与社鼠 (Rattusniviventer)为常见种 ,黄胸鼠 (Rattusflavipectus)为稀有种。通过比较4种啮齿动物的种群动态、季节指数、变异系数发现 ,优势种密度变动的季节性最强 ,数量稳定性最大 ,无明显的年间变化 ;稀有种则相反 ,在种群动态上表现出最大的随机性和变动性 ,常见种的动态特征介于优势种与稀有种之间。优势种全年均有繁殖 ,稀有种的繁殖月份集中且有效性较低 ,常见种有较大的繁殖潜力。 4种啮齿动物的种群动态及繁殖特征表明了优势种、常见种及稀有种的分化及多样性 ,以在同一生境的资源利用上达成共存。  相似文献   

16.
亲属识别是指生物体对同种其他个体亲属关系加以区分并产生亲属偏向的激素、神经和行为以及心理过程,是社会性动物的重要属性之一,与利亲行为和配偶选择密切相关.对亲属识别的理解,为解释物种间在亲属模式、配偶选择以及近交回避等方面的变异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嗅觉通讯是啮齿动物社交识别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气味源的种类及功能、信息素的功能、亲属识别能力以及机制4个方面综述了当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18.
关于福建省啮齿动物的报道,最早见于地方的志书中,《福建通志》记有“(鼠吉)(鼠令)鼠似兔而小,尾多毳毛,善缘藤萝而走,取其须以为笔,……”。近代的调查有伍长耀(1934)关于厦门地区鼠类的调查记录;杨永年(1936)对龙岩地区的家鼠作了一些记述;郑作新(1947)在《邵武脊椎动物志》中记载了8科12属16种(包括兔形目);杨新史(1951)编著的《家鼠及其防治》和《鼠耳蚤》(1955)的报道中也都涉及到一些啮齿动物种类的记述。解放前,国外来闽调查的人,曾报道了啮齿动物(包括现在的兔形目)25种,分隶于8科14属。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曾进行了大规模的鼠类调查工作,发现了一些在我省的新纪录和新分布区。如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nosus)、低泡鼯鼠(Petinomyselectilts)、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板齿鼠(Bandicotaindica)、大足鼠(Rattus nttidus)、小林姬鼠(Apodemussylvaticus)等。对啮齿动物的生活习性、王敦清等有过一些报道。林华英、洪震藩分别记述了福建啮齿动物  相似文献   

19.
啮齿动物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类群,占哺乳动物种数的42%。啮齿动物具有高繁殖力、适应性强、分布广等特点,食性、行为和生理等各个方面也表现出多样性,例如聚群行为既可节省能量消耗,还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啮齿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等过程和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肃河西走廊的啮齿动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2年4-8月,作者在甘肃河西走廊的一些地区,对啮齿动物作了调查,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