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技术通讯》2007,18(1):71-71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GenerationChallenge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  相似文献   

2.
《植物学通报》2007,24(1):79-79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组学与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发起并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生物物理学报》2006,22(6):I0001-I0001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遗传》2007,(2)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荣誉…  相似文献   

5.
作物基因聚合分子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聚合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已成为今后作物育种的主流方向。基因聚合分子育种主要包括遗传转化基因聚合分子育种和分子标记筛选基因聚合分子育种。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作物基因聚合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遗传转化基因聚合分子育种以及分子标记基因聚合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基因聚合分子育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子育种与作物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分子育种就是定向、有目的地对农作物品种的遗传进行改良和修饰。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特别是农作物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基因的标记、定位和克隆以及植物转基因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展示了分子育种的诱人前景。1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遗传》2005,27(3):491-491
面对21世纪生物经济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分子育种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和种子产业发展,推动植物分子育种科学发展,促进该领域人才成长,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农学会定于2005年10月27~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植物抗病育种中的标记辅助选择与甘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具有稳定、准确、高效的特点,通过对基因型而不是表型的直接选择,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应用于辅助选择可大大加快常规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本文评述了植物抗病育种中标记辅助选择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各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及植物抗病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方法,重点介绍了甘蔗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的现状,展望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甘蔗抗病育种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龚蓁蓁 《生命科学》2007,19(3):254-256
周光宇教授是我国植物基因工程重要奠基人之一,是国际植物分子育种的创建者。她在“分子育种”方面作出的开创性工作,获得了国际、国内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尊敬,为我国及世界农作物培育、生产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在长期的科研生涯中,她所表现出的刻苦钻研和不断追求超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刊载此文以表对她的怀念和哀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综述酵母基因中断技术(gene disruption)自创立以来的不断改进与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更新,酵母基因中断技术已经实现了目标基因的精确缺失、多重中断、无痕中断等,已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酵母分子育种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基因人工进化的分子育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启良  王恒 《生命科学》2003,15(3):183-188
分子育种技术(molecular breeding technology)利用人工手段模拟生物杂交优势的分子进化模式,在体外构建含有感兴趣基因的大量突变文库,并根据基因表达产物的特性,以合适的筛选方法选择具有最佳功能的改良基因。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分子育种技术在创造高效随机基因突变库的方法上日臻完善,已在医学、工业和环境保护酶类研究等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预计未来该技术将广泛地应用于重要传染性疾病(如疟疾、艾滋病病毒等)的预防和治疗,尤其可通过DNA疫苗手段的应用而获得强大的生命力。作者全面地综述了分子育种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肉牛分子与基因修饰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彬  张立  李光鹏 《遗传》2017,39(11):984-1015
随着世界肉牛产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肉牛产业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取得丰硕成果。肉牛育种技术实现了由常规杂交育种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和基因组修饰育种的技术跨越,揭示出大量与生长发育、肉质品质、繁殖与疾病等相关的候选基因与分子标记,并逐步应用于肉牛育种实践。与生长发育性状相关的基因或分子标记主要集中在生长激素基因、生肌调节因子家族、肌肉生长抑制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参与肉质形成的基因主要集中在脂肪酸运输与沉积相关信号通路、钙蛋白酶信号通路、生肌调节因子家族与肌肉生长抑制因子等;繁殖性状相关基因或分子标记主要集中在GnRH-FSHR-LH、生长分化因子9、催乳素受体和FoxO1等;抗病相关基因主要有MHC基因家族、TOLL样受体4基因等。目前,利用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已培育出促生长发育与提高肉品质的肉牛育种新材料。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肉牛分子与基因组修饰育种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肉牛遗传育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分子植物育种》(中文网络版,ISSN 1923-8258)是一本基于同行评审、开放取阅以及在线即时发表的期刊。主要发表植物育种领域中关于转基因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新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原始研究论文。本刊致力于为转基因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服务,主要发表在植物育种领域中涉及的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技术与方法、分子育种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所有发表的研究论文都应是在植  相似文献   

14.
花卉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薛淮  刘敏 《生物工程进展》2002,22(2):81-84,8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花卉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传统育种仍是花卉育种工作的主要方法,但有其局限性。不断成熟的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解决了一些传统育种不能突破的问题,为花卉性状态改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近年来,分子育种一直是花卉育种研究的热点,已在植物花期、花色、花型、株型、生长发育、香味、采后寿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花卉育种事业前程似程。  相似文献   

15.
花卉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花卉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传统育种仍是花卉育种工作的主要方法 ,但有其局限性。不断成熟的生物技术 ,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 ,解决了一些传统育种不能突破的问题 ,为花卉性状改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近年来 ,分子育种一直是花卉育种研究的热点 ,已在植物花期、花色、花型、株型、生长发育、香味、采后寿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花卉育种事业前程似程。  相似文献   

16.
用PCR技术诊断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陆朝福  章琦 《遗传学报》1996,23(2):110-116
植物育种中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要求分子标记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而且分析手段经济简便、重复性好。Xa21是最近发现的一个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利用一个含Xa21基因的品系IRBB21分别与2个感病品种杂交获得2个F_2群体。用4对引物分别对3个亲本进行PCR分析,其中一对引物(PB78)的PCR产物在抗、感病品种间可揭示多态性。对2个F_2群体进一步的遗传分析表明,PCR标记和Xa21的白叶枯病抗性紧密连锁,其重组率仅为2.48%。根据该标记选择基因型纯合的抗性植株,其准确率可达100%。本文还就植物育种中分子标记的检测途径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水稻转基因技术的现状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近十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植物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分子生物学对作物育种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植物基因组的研究、RFLP和PCR等辅助选择手段相比较,转基因技术以其把外源基因主动导入、定向改造植物的优点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转基因技术使基因可以在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相互转移,克服了物种间的隔离,已成为一种新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我国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动植物分子育种学科发展,根据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和2007年9月在湖南举行的“全国水稻分子育种现场考察及学术交流会议”的决定,第五届全国植物分子育种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于2008年9月9-10日在南京市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9.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主要可以分为基于杂交的分子标记、基于PCR的分子标记、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结合的分子标记以及新一代分子标记.本文对这几类分子标记中常用类型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并从分子标记在作物种质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和基因克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中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植物2n配子发生及其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正海  康向阳 《遗传》2006,28(1):105-109
文章综述了植物2n配子发生及其遗传标记研究现状,论述涉及有关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同工酶标记乃至DNA标记等遗传标记在2n配子研究中的应用,指出通过花粉形态观察、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杂种后代倍性鉴定以及亲子分子标记相关分析等,对2n配子发生、2n配子遗传类型与杂合性以及2n配子在育种实践中的有效性等进行研究。分子标记技术已经成为2n配子形成相关基因分析等方面的有力工具,利用分子标记等手段,研究2n配子形成的分子机理以及应用于辅助育种等将成为今后的热点,进而推动植物育种尤其是多倍体育种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