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2,(3):147-152
作者在中国大戟科血桐属分类研究中,整理了华南植物所标本室、北京植物所生态标本室、中山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和昆明植物所标本室的本属标本。现在本文报导我国血桐属15个种的分种检索表,其中泡腺血桐Macaranga pustulata King ex Hook.f.1种为我国(西藏、云南)新纪录,并对7个种的文献、形态和地理分布作简要的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丘华兴  韩英兰   《广西植物》1983,(2):87-89
<正> 沙戟属(Chrozophora)分布于旧大陆,生于较干燥环境或沙漠,分布中心在地中海区——南亚大陆。解放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对新疆荒漠进行大量的植物学调查工作,在伊犁河谷和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玛纳斯河流域,先后采集到本属的沙戟(C.sabulosa)标本。作者在编写《中国植物志》和参加伊犁河谷植被调查过程中,对沙戟属植物进行研究,并鉴定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室、新疆八一农学院林学系标本室和北京植物研究所标本室的标本。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生命世界》2005,(4):68-69
钟观光(1869—1940)字宪鬯(音长),浙江镇海人。植物学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等。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国内用近代科学方法进行广泛植物采集调查的第一人。其在北京大学创建的植物标本室,是我国最早的植物标本室之一,为推动我国近代植物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为纪念,有以其命名的"钟木属"、"观光木属"等植物种属。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献与标本的研究, 本文重新梳理和考证了中国植物采集先行者钟观光先生的采集历史。钟观光是我国第一个进行大规模植物标本采集的学者, 已知其最早的标本采自1912年(采集于北京), 最晚的是1933年(采集于浙江)。目前能够确定的钟观光采集的馆藏标本计10,228份, 其中大部分保存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PEY, 4,584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 2,966份)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BNU, 2,032份), 共计9,582份, 约占钟观光馆藏标本总数的93.7%。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植物标本馆、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等亦存有少量钟观光采集的标本(16份)。  相似文献   

5.
标本馆的起源和发展植物标本馆又称植物标本室,顾名思义是收藏植物标本的地方。这些标本通常是经过干燥后,小心装订在硬台纸板上,贴上有关的资料(包括记录采集时间、  相似文献   

6.
韦发南   《广西植物》1983,(1):7-10
本文为《中国植物志》楠属(Phoebe Nees)编著后对疑难标本的继续研究,现报导2个新种并归并1个种。文中所引标本,除Poilane 1285外,均存本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采自福建省厦门市的1种中国大陆新记录归化植物——匍根大戟(Euphorbia serpens H.B.K.),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植物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8.
报道1种发现于浙江的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北美细叶芹(Chaerophyllum tainturieri Hook. et Arn.),凭证标本保存于杭州植物园植物标本室(HHBG)。  相似文献   

9.
向刚  容丽 《广西植物》2022,42(Z1):99-104
自2017年参加“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植物子平台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除了数字化植物标本以外,还挖掘、整理了贵州师范大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的建设和发展历程。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最后向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提供了10 044份信息齐全的植物标本。通过此次植物标本数字化工作,彻底摸清了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标本的家底,盘活了标本室的库存,使得老一辈植物地理学家黄威廉等老先生60余年的科研成果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植物标本的数字化工作,挖掘整理出老一辈精彩的植物标本采集史和学术故事。在标本数字化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对植物标本以及植物标本背后的故事有了新的认识,对植物标本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安徽植物补遗(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小平  陈涛 《植物研究》1997,17(2):136-140
报道《安徽植物志》未记载的18种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分隶于15科,18属,全部标本均存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Bruguiera cylindrica was first reported from Haikou in China by Merrill in 1927. The specimen cited by Merrill was researched carefully and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so called Bruguiera cylindrica is only a mistaken identification by Merrill. This specimen is Bruguiera sexangula. So Bruguiera cylindrica is not distributed to China and the foregon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species should be revised.  相似文献   

12.
毕培曦   《广西植物》1988,(1):65-74
毕培曦博士在本文中提出我国植物标本室代号的统一问题很值得注意,应该求得解决,达到国内、外使用统一代号,以利中外学术交流,促进本学科发展。至于如何解决,希望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写给本刊编辑部,以便刊出,公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一些种类的分类学订正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林祁 《植物研究》2002,22(4):399-411
根据对12个国家54个标本馆所收藏的5000余份南五味子属植物标本的研究,结合野外调查和采集,对南五味子属的一些种类作了分类学订正:将仁昌南五味子归并入狭叶南五味子,将菲律宾南五味子和盘柱南五味子归并入异型南五味子,将长梗南五味子、城口南五味子、少齿南五味子、麦克氏南五味子和峨嵋南五味子归并入南五味子,将苏拉威西南五味子归并入南洋南五味子,将史氏南五味子归并入柄果南五味子。在南五味子属中,11个种被确认。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湿地藓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标本的基础上,根据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外部形态及其解剖结构和文献中对中国湿地藓属(Hyophila)系统位置的主要观点,鉴定出河南省分布有该属植物6种,其中花状湿地藓(H.nymaniana)、四川湿地藓(H.setschwanica)、匙叶湿地藓(H.spathulata)3种为河南省藓类新记录.编制了河南省湿地藓属植物分种检索表,对每个种的生境、分布及识别特征进行了概述.并对湿地藓属的系统演化位置以及该属植物在河南省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中国疱脐衣属四个新分类单位,其中包括三个新种:华东疱脐衣(Lasallia sinorientalis Wei),大理疱脐衣(L.daliensis Wei),苍山疱脐衣(L.caeonshanensis Wei)及东亚疱脐衣一新变种:樊净山变种(L.asiae-orientalis var.fanjingensis Wei)。此外,还从东亚疱脐衣的模式标本中首次发现了该种的子囊盘,并作了补充描述。作者认为,根据有关中国地衣区系的现有知识,迄今尚未发现分布于中国的疱脐衣(Lasallia pustulata(L.)Merat)。而华东疱脐衣可能是疱脐衣在亚洲的地理替代种。  相似文献   

16.
A revision of 89 collections of the genus Tulostoma, deposited in the Prof. H. KREISEL's personal herbarium (Germany) is presented. These belong to thirteen species: T. armillatum, T. brumale, T. fimbriatum, T. giovanellae, T. kotlabae, T. melanocyclum, T. moravecii, T. obesum, T. pulchellum, T. pusillum, T. squamosum, T. striatum and T. subsquamosum. Some of them a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some countries. Photomicrographs under SEM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species are included.  相似文献   

17.
徐洲锋  刘恩德  陈家辉 《广西植物》2022,42(Z1):164-179
Biotracks 是一款自然观察类的公众科学应用,目前已经被各类科学调查和自然观察项目广泛使用。该文利用Biotracks 的标本采集项目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与标本馆的数字馆藏系统连接起来,使用户在手机上记录的信息可以被应用到标本馆的标本数字化中。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数字标本的转录效率,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标本收集流程中的数据整合方式,使得标本从采集到收藏的各个环节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效率提升。同时,新的标本收集模式还能自然地将标本的野外照片与数字标本融为一体,从而使得传统标本原本很难呈现的颜色、行为、立体结构、环境等信息最终可以通过数字标本再次展现给研究者。这在信息维度上不仅拓展了传统标本的内涵,结合公众科学,未来还有望进一步延伸馆藏标本鉴定和讨论的时空范围。此外,公众科学在解决标本馆问题中所展现出来的潜质,为重新审视标本馆的领域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报道南五味子属Kadsura的黑老虎K. coccinea (Lem.) A. C. Smith在印度尼西亚的分布新记录,毛南五味子K. induta A. C. Smith在中国贵州的分布新记录,冷饭藤K. oblongifolia Merrill在中国福建和台湾以及越南的分布新记录,补充或纠正了前人对毛南五味子的形态描述,取消了Saunders对海南黑老虎K. hainanensis Merrill和冷饭藤所作的后选模式。  相似文献   

19.
植物标本馆防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虫害是植物标本保藏的最大威胁。防虫一直是植物标本馆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70多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在标本保藏技术上不断改进,探索出一些实用的防虫措施和方法,如:驱虫剂、低温冷冻净化法、熏蒸法等。  相似文献   

20.
地黄属特产于我国,本文对该属进行了分类修订。根据地黄属的腊叶标本和活体植物研究,结合地黄属的野外调查,确认地黄属有5个种,并将高地黄Rehmannia elata N.E.Brown ex Prain处理为裂叶地黄R.piasezkii Maxim的一个异名。同时给出地黄属每个种的描述、分布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