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舌苔菌群变化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胡泽玉, 周铖, 杨清瑞, 等.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舌苔菌群变化特征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3, 35(3): 263-268. doi: 10.13381/j.cnki.cjm.202303003
作者姓名:胡泽玉  周铖  杨清瑞  杨林  肖海娟  方瑜
作者单位:1.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3. 咸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陕西 咸阳 712000; 4.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陕西 咸阳 712000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8JQ8014);陕西中医药大学创新团队(2019-YL06)
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舌苔菌群多样性变化和菌群结构差异。

方法

收集我院20例确诊肝癌患者和10例同期体检无异常的健康组(HC组),根据确诊的肝癌患者治疗期间是否行TACE术,进一步分为原发性肝癌初诊组10例(NL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患者组10例(LIT组),总纳入人数30例。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组舌苔菌群结构并比较菌群差异。

结果

舌苔菌群ɑ-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NL组、LIT组Chao1、Shannon、Ace、Simpson指数与H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β-多样性分析表明,三组样本的舌苔菌群组间结构有差异,与LIT组相比,NL组与HC组的舌苔菌群构成差异更小,更接近于HC组。在科水平上,与HC组相比,NL组和LIT组的消化链球菌科丰度显著升高(P<0.05),LIT组的瘤胃球菌科、支原体科、丰度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L组相比,LIT组舌苔拟杆菌纲、普雷沃菌科和瘤胃球菌科丰度显著降低(P<0.05)。

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苔菌群失调,TACE治疗可能一定程度调节舌苔菌群的丰度,降低致病菌,恢复口腔微环境的稳态。




关 键 词:原发性肝癌   舌苔菌群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收稿时间:2022-05-04
修稿时间:2022-07-03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