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的治疗作用* |
| |
作者姓名: | 欧阳昕 李清 肖爱娇 陈明人 |
| |
作者单位: | 1.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 南昌 330004; 2.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南昌 330004; 3.江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南昌 33000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60819);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技术项目(20161BBH80053);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GJJ201208);江西省卫健委中医药科研计划课题(2018A369) |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艾灸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行为学表现、脑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106只出生7 d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23只)、模型组(46只)和艾灸组(37只)。采用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再置于37℃密闭舱内进行低氧处理(氧气浓度为8%,100 min),制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艾灸组同模型组,并于造模后2 h开始艾灸“大椎”进行治疗,以后每日1次,每次35 min,连续治疗4 d。采用行为学测试评价小鼠的行为学表现;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蛋白表达;比色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假手术组小鼠行为表现正常,脑组织细胞排列致密整齐,脑组织SOD2蛋白表达量和MDA含量正常。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翻正反射、趋地反射、悬崖躲避试验时间延长(P<0.05),抓力试验时间缩短(P<0.05);脑组织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脑组织SOD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MDA含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小鼠翻正反射、趋地反射、悬崖躲避试验时间缩短(P<0.05),抓力试验时间增长(P<0.05);脑组织细胞排列较致密、整齐;脑组织SOD2蛋白表达量增多(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艾灸能减轻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小鼠脑损伤、改善行为学表现,这可能与其增加脑组织SOD2蛋白的表达、降低MDA含量,从而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
关 键 词: | 艾灸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小鼠 超氧化物歧化酶2 丙二醛 |
收稿时间: | 2020-05-27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