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
引用本文:刘小斌,韦伟,郑筱光,赵凯辉,何少文,周文良.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活动节律——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J].动物学杂志,2017,52(2):194-202.
作者姓名:刘小斌  韦伟  郑筱光  赵凯辉  何少文  周文良
作者单位:①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③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①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①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④北京师范大学
摘    要: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minckii)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作为两种同域分布的物种,其生态位重叠程度及竞争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探究上述问题我们从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9条样线上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这两种雉类的集群现象、日活动节律、季节性活动规律和最适活动温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每年8月下旬开始集群,到第二年的3、4月份集群结束,冬季集群最为频繁,而夏季则分散在其各自活动区单独活动。(2)二者皆为昼行性鸟类,活动高峰均出现在清晨和傍晚,但时间生态位存在明显分化:红腹锦鸡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为7:00时和17:00时;红腹角雉活动高峰为6:00时、9:00时和18:00时。(3)对两种雉类活动频次的季节性差异分析发现,春季活动最频繁,其后依次是秋季、夏季和冬季。(4)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选择在接近当月平均气温的时间段出来活动,红腹锦鸡活动的温度范围在﹣4℃到19℃,红腹角雉的活动温度范围是﹣1℃到22℃;但不同季节间略有差异,两种雉类在秋冬季大多选择在高于当月平均气温的时间段出来活动,而在夏季的活动温度则要略低于当月平均气温。观测数据证实了两种雉雉类有通过错峰活动减少生态位重叠导致的竞争的现象,但并未见到二者间有明显的适应性温区分化。

关 键 词:红外相机技术  红腹锦鸡  红腹角雉  活动节律  最适活动温度
收稿时间:2016/6/1 0:00:00
修稿时间:2017/2/15 0:00:00

Activity Rhythms of Golden Pheasant (Chrysolophus pictus) and Satyr Tragopan (Tragopan temmminckii) Revealed by Infrared-triggered Cameras
Institution:Fop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Fop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Fop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nd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Camera  Trap  Golden  Pheasant  Satyr  Tragopan  Activity  rhythm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