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北地区基于环志监测的田鹀迁徙趋势和数量动态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李显达,郭玉民,布·彼得森,吴伟,董传龙,解喜春,王小平,张海龙,付宇霞,唐景文,张守领,谷彦昌,杨金光,侯林祥,李想.中国东北地区基于环志监测的田鹀迁徙趋势和数量动态北大核心CSCD[J].动物学杂志,2022,57(5):696-706.
作者姓名:李显达  郭玉民  布·彼得森  吴伟  董传龙  解喜春  王小平  张海龙  付宇霞  唐景文  张守领  谷彦昌  杨金光  侯林祥  李想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黑龙江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鸟类环志项目资金资助。
摘    要:许多长距离迁徙的雀形目鸟类的种群数量正在持续下降,田鹀(Emberiza rustica)种群数量下降趋势更为突出。通过对田鹀种群数量长期监测和迁徙动态分析,可为此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从2001年开始,陆续在黑龙江省高峰、青峰、帽儿山、新青和大沾河,吉林省珲春和吉林市,辽宁省的辽宁鸟类研究中心(大连)和旅顺老铁山,以及内蒙古乌尔其汗鸟类栖息的临水林缘处布网环志。截至2018年,累计环志田鹀184181只,其中春季88571只,秋季95610只;各年度环志数量波动较大,总体呈现急速下降趋势。幼鸟的越冬损失率高达41.3%。田鹀106只次的回收信息表明,自然条件下田鹀寿命可达11年以上;日迁飞距离最快可达到300 km,飞行速度可达30 km/h。中国东北地区是田鹀等鸟类的重要迁徙途经地;田鹀的迁徙路线相对稳定,在瑞典北部繁殖的种群经中国东北地区迁徙到天津以南越冬。通过环志发现,近些年田鹀种群数量急速下降。通过比对,发现中国东北地区田鹀的环志数量变化趋势与瑞典的田鹀环志数量变化趋势相似;相对于环志数量最多的年份,环志数量下降95%以上,值得关注。栖息地破碎化、非法猎捕等是影响田鹀生存的主要受威胁因素。建议依据田鹀等鸟类生物学习性,加强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坚持长期标准化的鸟类环志监测,进一步探索鸟类迁徙规律,以助于鸟类种群的恢复。

关 键 词:田鹀  种群  环志  监测  回收
收稿时间:2022/1/22 0:00:00
修稿时间:2022/8/27 0:00:00

Migration Dynamics of the Rustic Bunting Based on the Banding Monitoring in the Northeast China
LIXIANDA and Guo Yumin.Migration Dynamics of the Rustic Bunting Based on the Banding Monitoring in the Northeast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2022,57(5):696-706.
Authors:LIXIANDA and Guo Yumin
Abstract:
Keywords:Rustic Bunting  Emberiza rustica  Population  Banding  Monitoring  Recovery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