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高原防护林建设的恢复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基础
引用本文:王盛萍,张志强,张化永,孙阁.黄土高原防护林建设的恢复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基础[J].生态学报,2010,30(9):2475-2483.
作者姓名:王盛萍  张志强  张化永  孙阁
作者单位:1.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2206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 Southern Global Change Program,USDA Forest Service Raleigh,NC 27606,USA
基金项目: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3A0202); 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以控制土壤侵蚀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主要目标的防护林建设是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生态恢复的主体。在对国内外防护林建设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恢复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视角探讨了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防护林建设目标、防护林建设研究尺度、防护林建设基础理论等,并提出今后黄土高原防护林建设研究方向,其目的在于,通过探讨进一步明确当前黄土高原防护林建设的问题,为该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指导依据。防护林建设除了要达到侵蚀防治等功能的正常发挥外,其终极目标应强调水-沙平衡这一生态水文学目标的实现。防护林建设需要从不同尺度予以理解,除林分尺度的结构优化与功能调控技术以及小流域尺度空间对位配置技术外,区域尺度地带性植被和适宜覆盖率的确定也应为防护林建设的内容。为实现防护林建设的生态水文学目标,防护林建设应遵循恢复生态学中的水分限制因子理论、生态适宜性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以及群落演替理论,这就要求防护林建设总体应以林-水平衡为核心,在实现区域植被地带性及微观尺度适地适树的同时,考虑次生林主要树种的引入,以促进防护林建设生物多样性及群落顺行演替。总体来看,黄土高原防护林建设应基于恢复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加强以下研究:(1)针对气候变化,加强防护林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价研究,建立适应性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理论与技术体系;(2)针对立地条件空间异质性,加强高分辨率植被恢复适宜性评价研究,建立定量的植被恢复适地适树适群落理论体系;(3)以恢复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加强潜在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复原与预测研究,建立近自然防护林建设植被恢复模式;(4)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性缺水问题,加强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的模型模拟研究,为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植被空间分布、结构组成与规模提供决策依据。

关 键 词:防护林建设    恢复生态学    生态水文学  黄土高原
收稿时间:8/4/2009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10/2/24 0:00:00

Restoration ecology and eco-hydrology sciences: the basis for construction of protection forests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wang sheng ping and Zhang Zhi Qiang.Restoration ecology and eco-hydrology sciences: the basis for construction of protection forests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0,30(9):2475-2483.
Authors:wang sheng ping and Zhang Zhi Qiang
Institution: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enter,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construction of protection forests  restoration ecology  eco-hydrology  the Loess Plateau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