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洋浮游纤毛虫生长率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张武昌,李海波,丰美萍,陈雪,于莹,赵苑,肖天.海洋浮游纤毛虫生长率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34(8):1897-1909.
作者姓名:张武昌  李海波  丰美萍  陈雪  于莹  赵苑  肖天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409804,2014CB4415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30202.2)
摘    要:浮游纤毛虫是海洋环境中连接微食物网与经典食物链的重要中介,在浮游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际上已在实验室内和海上现场开展了对浮游纤毛虫生长率的研究;国内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只有在实验室内对浮游纤毛虫生长率进行过少量研究,海上现场生长率的研究迄今尚无。对相关浮游纤毛虫生长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室内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浮游纤毛虫的生长率与温度和饵料有关,在特定的温度下,饵料浓度低于生长阈值浓度时,纤毛虫停止生长,随饵料浓度的上升,生长率增加,饵料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生长率达到内禀生长率,此后,随饵料浓度增加不再增加。目前在实验室内测定了34种海洋浮游纤毛虫的内禀生长率,范围为0.1—3.05 d-1。在特定的饵料种类下,纤毛虫的内禀生长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过低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在此基础上,随温度升高,内禀生长率呈线性增加,温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内禀生长率降低。pH值升高对纤毛虫的生长有不利影响。估计自然海区纤毛虫生长率的方法主要是海水分粒级培养法,得出的生长率最大为3.3 d-1。自然海区的纤毛虫生长率受温度影响较大,缺氧区纤毛虫生长率的变化因纤毛虫类群而不同,纤毛虫生长是否受饵料影响(上行控制)在不同的海区有不同的结果。根据纤毛虫生物量和生长率可以估计纤毛虫生产力,大多数纤毛虫生产力的估计高于桡足类生产力。

关 键 词:浮游纤毛虫  生长率  现场培养  分粒级培养
收稿时间:2013/4/27 0:00:00
修稿时间:2013/12/3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