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类活动对森林林冠的影响——第六届国际林冠学大会述评
引用本文:宋亮,刘文耀.人类活动对森林林冠的影响——第六届国际林冠学大会述评[J].生态学报,2013,33(8):2632-2635.
作者姓名:宋亮  刘文耀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
2.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School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erch WA 6845, Australi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澳生物技术基金项目
摘    要:1背景介绍 林冠是森林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生态界面,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系,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过去由于受技术、认识水平及其它方面的限制,人们对森林林冠的了解甚少.近20多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林冠中丰富的附生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国际上对林冠的概念,已从过去简单的森林顶层或冠层发展为包括森林中的所有叶片、枝条、小枝以及各种附生的有机体及其枯死残留物的总和,也即森林中地表以上的所有植冠的集合‘2].林冠是一个适合于许多生物种类生存的场所,其数量比想象的更为丰富.在全球范围内估计有29 500余种附生植物,其中维管束附生植物的种类高达24 000种,约占总维管束植物种类的10%3],林冠附生物质的生物量范围在105-44000 kg/hm2之间1],其中在一些热带和温带天然老龄林中林冠附生物的生物量甚至超过了宿主林木的叶生物量.从20个世纪70年代以来,林冠学研究逐渐兴起,并受到来自森林生态学、气候学、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4-5].Nature和Science就分别报道了林冠生物多样性、林冠与全球气候变化等相关研究成果3,6-7];一些致力于林冠生态学研究的国际组织(如国际林冠网络InternationalCanopy Network,ICAN、国际林冠塔吊网络International Canopy Crane Network,ICCN、全球林冠项目GlobalCanopy Program,GCP)也应运而生,表明林冠学研究已逐渐成为目前国际上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林冠学已成为国际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前沿方向,有望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