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水声学方法的天目湖鱼类资源捕捞与放流的生态监测
引用本文:孙明波,谷孝鸿,曾庆飞,王银平,毛志刚,谷先坤. 基于水声学方法的天目湖鱼类资源捕捞与放流的生态监测[J]. 生态学报, 2013, 33(23): 7553-7562
作者姓名:孙明波  谷孝鸿  曾庆飞  王银平  毛志刚  谷先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5B07)、环保部环保公益项目(2010467014)和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PJ2011-55)资助
摘    要:本文在天目湖捕捞赶鱼前(2011年12月)、赶鱼后(2012年1月)、捕捞与放流后(2012年3月)3个渔业阶段,结合渔业捕捞统计,采用水声学方法对天目湖鱼类资源(赶鱼后为不包括集鱼网箱的湖区鱼类资源)的捕捞与放流进行了生态监测,并构建GIS模型,得到鱼类种群结构、大小组成、鱼类密度、鱼类集群、鱼类资源量及其分布,为天目湖保水渔业的实施和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天目湖鱼类种群以鲤科鱼类为主,鲢鳙2011年捕捞统计重量占比为98.07%,单网簖采样尾数占比为68.72%,鱼类资源受放流种类和规格影响较大;赶鱼前后和捕捞与放流后3个渔业阶段的鱼类平均目标强度(TS)分别为(-47.84?4.79)dB、(-48.58?4.98)dB、(-47.24?5.10)dB,且差异性显著(P<0.05),捕捞与放流后TS在-45—-40 dB的鱼类明显升高到24.40%;3个渔业阶段的鱼类密度(FPCM)分别为(0.0124?0.0292)ind/m3、(0.0062?0.0227)ind/m3、(0.0098?0.0185)ind/m3,捕捞赶鱼作业显著(P<0.05)降低了鱼类密度,而捕捞与放流后鱼类密度显著(P<0.05)低于赶鱼前则是由于水深上升所致;在冬季的中下层水体出现典型的鱼类聚群,且随温度降低团聚程度提高;通过构建GIS模型评估鱼类资源量,赶鱼前约61万尾、赶鱼后约38万尾、捕捞与放流后约67万尾,资源量在中下游分布较高。

关 键 词:水声学   鱼类   大小组成   密度   分布   资源量
收稿时间:2012-09-07
修稿时间:2013-04-18

Ecological monitoring of the fish resources catching and stocking in Lake Tianmu basing on the hydroacoustic method
SUN Mingbo,GU Xiaohong,ZENG Qingfei,WANG Yinping,MAO Zhigang and GU Xiankun. Ecological monitoring of the fish resources catching and stocking in Lake Tianmu basing on the hydroacoustic method[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3, 33(23): 7553-7562
Authors:SUN Mingbo  GU Xiaohong  ZENG Qingfei  WANG Yinping  MAO Zhigang  GU Xiankun
Affiliation: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bstract:
Keywords:hydro-acoustic   fish   size compon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biomass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