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影响长江口毗邻海域低氧区多种时间尺度变化的水文因素
引用本文:周锋,黄大吉,倪晓波,宣基亮,张经,竺可欣.影响长江口毗邻海域低氧区多种时间尺度变化的水文因素[J].生态学报,2010,30(17):4728-4740.
作者姓名:周锋  黄大吉  倪晓波  宣基亮  张经  竺可欣
作者单位:1.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杭州,310027
2.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
3.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支撑项目,908专项项目
摘    要:对2006年6月、8月和10月与1999年8月在长江口向东至125°E、27°30′—33°30′N之间海域(统称长江口毗邻海域)开展的4次多学科综合海洋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长江口毗邻海域低氧现象的季节变化、年间变化及其与水团变化的关系。研究再次发现该海域存在长江口和浙江近海2处低氧水体、且2处低氧水体具有不同的季节演替和年际变化特征:长江口附近海域低氧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低、覆盖的面积大,低氧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溶解氧浓度的季节变化较大;浙江沿海低氧水体面积较小、溶解氧浓度的季节变化较小、但持续时间较长(6—10月份);2处水体低氧现象的年际变化均很显著。长江口毗邻海域的多种水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导致了水团消长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并与该海域低氧现象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具有较好的关联。季节性跃层的成长是近底层低氧形成的必要条件,而水团迁移和消长过程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动是导致低氧区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的重要物理因素。针对2006年与1999年夏季长江口低氧区的显著变化给出观测证据,提出该时期内长江口的水团结构发生了变化,是导致低氧核心区的位置偏北的主要动力原因。2006年和1999年夏季长江口附近低氧水体的年际变化与同时期叶绿素高浓度区的位置变动是一致的,也为此期间水团消长情况提供了证据。

关 键 词:长江冲淡水  台湾暖流  层化  水团  低氧
收稿时间:2010/1/26 0:00:00
修稿时间:6/9/2010 12:00:00 AM

Hydrographic analysis on the multi-time scale variability of hypoxia adjacent to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ZHOU Feng,HUANG Daji,NI Xiaobo,XUAN Jiliang,ZHANG Jing,ZHU Kexin.Hydrographic analysis on the multi-time scale variability of hypoxia adjacent to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0,30(17):4728-4740.
Authors:ZHOU Feng  HUANG Daji  NI Xiaobo  XUAN Jiliang  ZHANG Jing  ZHU Kexin
Institutio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atellite Ocean Environment Dynamics,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Keywords:Changjiang Diluted Water  Taiwan Warm Current Water  water mass  stratification  hypoxi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