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护效果: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植物多样性43年变化分析
引用本文:白帆,桑卫国,刘瑞刚,陈灵芝,王昆.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护效果: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植物多样性43年变化分析[J].中国科学C辑,2008,38(6):573-582.
作者姓名:白帆  桑卫国  刘瑞刚  陈灵芝  王昆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自然保护中心,北京100093,北京100093,北京100093,北京100093,安图133613
摘    要:利用a多样性测度指标、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海拔800 ~ 1700 m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阔混交林、红松针叶混交林和云冷杉暗针叶林三种类型森林, 1963年和2006年的植物群落进行对比分析, 讨论了43年来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变化特点, 探讨了人类活动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为评价保护区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1) 长白山北坡森林植物群落的整体空间格局保存完好, 2006年各海拔的共建种组成符合1963年的划分方式, 乔木层的植物多样性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 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受小环境影响, 与海拔高度无明显相关性;(2) 乔木层植物多样性变化不显著, 针阔混交林乔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升高, 原优势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有退化的趋势;针叶混交林和暗针叶林乔木层的均匀度指数都降低, 多样性指数前者增长而后者下降. (3) 在人类干扰条件下, 各群落类型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下降明显, 针阔混交林演替层和林下层阴性植物种增加, 而针叶混交林和暗针叶林相反, 阳性植物种类增加.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禁止砍伐等保护措施的实施, 基本保存了乔木层的垂直分布格局和相对稳定, 而采集松籽等人类生产及旅游活动对林下层植被影响破坏较大. 提议加强保护区内管理力度和规划, 以减缓红松退化和灌草多样性减少的趋势.

关 键 词:植物多样性  变化  森林类型  人类活动  长白山
收稿时间:2007-12-2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C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C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