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熊猫野化放归中的遗传学分析
引用本文:杨波,杨承忠,涂飞云,杜一平,刘洋,李德生,张和民,黄炎.大熊猫野化放归中的遗传学分析[J].四川动物,2013,32(1):149-155.
作者姓名:杨波  杨承忠  涂飞云  杜一平  刘洋  李德生  张和民  黄炎
作者单位: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雅安,625000
2.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
3.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卧龙,623006
4.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雅安625000;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卧龙623006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项目
摘    要:大熊猫为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生境遭到破碎化以致孤立小种群间基因流受限制,严重威胁野生孤立小种群的续存。野化放归以复壮并建立能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是物种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这在国内外已有成功先例。野化放归圈养大熊猫以复壮野生种群是大熊猫保护的重要策略之一。然而,破碎化生境阻碍了小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加剧了因近交和遗传漂变带来生存力下降的危机。因此大熊猫的放归必须首先考虑其遗传背景,以改善种群基因库为目的。综合微卫星与线粒体等分子标记分析显示,现存野生大熊猫种群和圈养种群仍具有中等或以上的遗传水平,具有较大的进化潜力,这为大熊猫野化放归提供了遗传学支持。另外,小相岭和大相岭种群的遗传水平最低,应首先考虑这些种群的复壮,并且对秦岭种群进行特殊管理与保护。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应着重于野放个体亲缘度的合理选择、基因丰富度的优先选择和有害基因的反向选择等三个遗传因素。本文旨在综合分析大熊猫现存种群遗传现状及其在野化放归中的决策性,以期为大熊猫野化放归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大熊猫  遗传多样性  野化放归  复壮

The Genetics Analysis of Captive Giant Panda Reintroduction
YANG Bo , YANG Cheng-zhong , TU Fei-yun , DU Yi-ping , LIU Yang , LI De-sheng , ZHANG He-min , HUANG Yan.The Genetics Analysis of Captive Giant Panda Reintroduction[J].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2013,32(1):149-155.
Authors:YANG Bo  YANG Cheng-zhong  TU Fei-yun  DU Yi-ping  LIU Yang  LI De-sheng  ZHANG He-min  HUANG Yan
Institution:1,3 (1.College of Forestry,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an,Sichuan Province 625000,China;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key Laboratory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on Endangered Wildlife,Chengdu 610064,China;3.China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Giant Panda,Wolong,Sichuan Province 623006,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