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AM真菌和胞囊线虫对大豆根内酶活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李海燕,刘润进,李艳杰,束怀瑞,李玉.AM真菌和胞囊线虫对大豆根内酶活性的影响[J].菌物系统,2003,22(4):613-619.
作者姓名:李海燕  刘润进  李艳杰  束怀瑞  李玉
作者单位:[1]吉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2]莱阳农学院菌根生物技术研究室,山东莱阳265200 [3]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园林管理处130022 [4]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5]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18
摘    要:将‘鲁豆4号’大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聚生球囊霉Glomus fasiculatum和大豆胞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4号生理小种后,定期测定大豆根系中AM真菌及线虫侵染速率、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大豆根系中4种酶活性高于对照水平:先接种AM真菌后接种SCN处理根系中POD、PAL及几丁质酶的活性高于只接种SCN的处理,并且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早于或相当于后者。另外,PAL及几丁质酶活性出现高峰时期也正是AM真菌侵染率迅速升高及线虫侵染速率快速下降期。因此,AM真菌先激活了大豆的防御反应,然后使其对SCN的侵染产生快速反应,PAL及几丁质酶在AM真菌诱导的抗、耐线虫病害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先接种AM真菌后接种SCN处理大豆根系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低于只接种AM真菌的处理。作者认为本试验条件下,该酶在大豆抗SCN病害中的作用表现不明显。

关 键 词:聚生球囊霉Glomus  fasiculatum  大豆胞囊线虫(SCN)  POD  PAL  β—1,3葡聚糖酶  几丁质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