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白山风倒区自然恢复26年后土壤碳、氮含量特征
引用本文:孟莹莹,包也,郭焱,王晓雨,于大炮,周莉,代力民.长白山风倒区自然恢复26年后土壤碳、氮含量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4(7).
作者姓名:孟莹莹  包也  郭焱  王晓雨  于大炮  周莉  代力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04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4)资助
摘    要:植物群落的变迁会引起土壤碳/氮分布格局的变化。本文在长白山1986年风倒区和对照区(未受风干扰的原始植被分布区)沿海拔梯度选择阔叶红树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采集0~10(表层)和10~20 cm(下层)土壤,分析其碳、氮含量,研究长白山西坡风倒区植被恢复以来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在对照区和风倒区均表现为表层显著高于下层。对3个林型来说,风倒区与对照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对照区和风倒区2个土层的碳、氮含量及储量随海拔增加有上升的趋势;同时,3个林型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全氮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而下层土壤中差异不明显。在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表层土壤中,对照区土壤C/N显著高于风倒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对照区和风倒区2个土层的碳氮比都有降低的趋势。总的来说,长白山风倒区经过26年的自然恢复,其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储量与原始植被区已无明显的差异,但碳氮比差异性显著,说明自然恢复26年后风倒区土壤质量已经基本恢复,但由于植被类型的差异导致碳/氮输入等差异依然存在,因而,用碳氮比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植被变化对土壤的影响。

关 键 词:风干扰  植被恢复  土壤C/N  长白山西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