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pH值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组成及硫酸盐还原机制分析
作者姓名:庞安冉  张晓丹  刘淼  刘洪艳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天津 30045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6157)
摘    要:【目的】从海洋沉积物中富集获得硫酸盐还原菌群,改变pH值进行培养,分析pH值对硫酸盐还原性质的影响,明确菌群组成和进行硫酸盐还原功能基因预测,探究硫酸盐还原机制。【方法】分析硫酸盐还原菌群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硫酸盐还原率,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PICRUSt软件分析硫酸盐还原菌群优势菌组成及硫酸盐还原相关基因相对丰度。【结果】硫酸盐还原菌群在不同pH值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和硫酸盐还原率出现显著变化(P<0.01),在pH 5.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0.34±0.01和96.52%±0.44%。高通量测序数据显示,pH 5.0时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Bacillus),相对丰度较高的基因为同化性硫酸盐还原相关基因。【结论】硫酸盐还原菌富集生长的最适pH5.0,在此条件下的高硫酸盐还原率由同化性硫酸盐还原途径主导,为揭示硫酸盐还原机制提供了实验支持,并拓宽了硫酸盐还原菌实践应用方面的种质资源。

关 键 词:硫酸盐还原菌  pH值  硫酸盐还原率  菌群组成  同化性硫酸盐还原  
收稿时间:2023-09-14
修稿时间:2023-12-21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