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滇牡丹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任秀霞,张盈,薛璟祺,朱富勇,石丰瑞,王顺利,张秀新.滇牡丹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4):772-780.
作者姓名:任秀霞  张盈  薛璟祺  朱富勇  石丰瑞  王顺利  张秀新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摘    要:以云南中部及西北部的6个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进行株高、新枝长等9个表型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和ISSR分析。结果表明:9个表型性状变异幅度为0.9%~39.8%,平均值达到了18.9%;居群间生殖器官的变异较大,居群内营养器官更容易产生变异。利用居群间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6个居群聚为4个类群,没有与实际地理位置相吻合,说明表型特征的性状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不大。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得到的10条引物,在取自6个自然居群、180个个体中,检测到56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0.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281和0.414。在物种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409和0.596。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达0.319。结果显示,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广泛变异。滇牡丹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遗传分化较大,滇牡丹并不濒危。

关 键 词:滇牡丹  天然群体  居群  表型性状  多样性  居群遗传结构  遗传分化
收稿时间:2014/9/11 0:00:00
修稿时间:2014/10/20 0:00:00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Natural Populations in Paeonia Delavayi
Abstract:
Keywords:Paeonia delavayi  natural populations  population  phenotypic traits  diversity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genetic diferenti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