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浙江健跳港牡蛎礁的幼体补充量和附着底物筛选
作者姓名:刘琦  姜伟行  陈丽芝  叶春宇  程岩雄  韩宇  曾剑  张文考  范瑞良  李楠楠  欧阳珑玲  陈渊戈  全为民
作者单位:1.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三门 31710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渔业遥感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0;3.三门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三门 317100;4.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台州 318000;5.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7
基金项目: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2hya0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水利联合基金重大项目(22E09000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ZIHEY1W2300)
摘    要:本研究通过监测浙江健跳港牡蛎礁海域的牡蛎幼体补充量,并开展田间实验,比较了两种底物(牡蛎壳、岩石)的牡蛎附着效果,从而确定合理的牡蛎礁修复方式,推荐适宜的建礁材料。结果显示:牡蛎自然补充群体中共有4种牡蛎,即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 sikamea)、福建牡蛎(C. angulate)和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补充量中以熊本牡蛎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度达95%以上。牡蛎补充量介于0~44 200 个/m2,月平均补充量为(7 165±1 246) 个/m2。附着底物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潮区(P<0.001)和底物类型(P=0.004)均显著影响牡蛎补充量,两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F1,16=8.214,P=0.011)。4个实验组间附着牡蛎密度的排序为:高礁区岩石>高礁区牡蛎壳>低礁区岩石=低礁区牡蛎壳(P<0.05);相对于牡蛎壳,岩石是更为适宜的牡蛎附着底物。本研究得出浙江健跳港牡蛎礁为底物受限型,可在退化礁区投放岩石修复牡蛎礁。

关 键 词:牡蛎礁  密度  修复  幼虫  壳高
收稿时间:2023/6/12 0:00:00
修稿时间:2023/7/7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