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期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库容及重金属Cd的影响
引用本文:汤文光,肖小平,唐海明,张海林,陈阜,陈中督,薛建福,杨光立.长期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库容及重金属Cd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1):168-176.
作者姓名:汤文光  肖小平  唐海明  张海林  陈阜  陈中督  薛建福  杨光立
作者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11,2012BAD20B05);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201203031)资助
摘    要:于2005—2013年在湖南宁乡双季稻田开展免耕秸秆还田(NTS)、翻耕秸秆还田(CTS)、翻耕秸秆不还田(CT)、旋耕秸秆还田(RTS)4种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试验,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养分库容量及重金属Cd的影响,为稻田合理耕作与重金属Cd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主要影响0~10 cm耕层土壤性状;长期翻耕和旋耕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增强了土壤通气性,但耕层变浅,养分库容降低,土壤Cd含量显著偏高,水稻植株地上部分富集Cd能力相对较低;长期免耕增加了表层土壤容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但养分库容相对较高,水稻植株地上部分富集Cd能力较强;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耕层深度和土壤养分库容量,增强了土壤的保肥能力,但同时也将秸秆中富集的Cd重新归还到稻田土壤中,不利于土壤Cd的转移修复.因此,长期单一耕作方式和长期秸秆还田均存在一定弊端,需改进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如实行翻耕、旋耕与免耕相结合的土壤轮耕或深松耕,以及减少秸秆还田量或实行秸秆轮还,在改善土壤肥力的同时,实现土壤污染的有效修复.

关 键 词: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养分库容  Cd  水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