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塬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大孔隙特征的影响
引用本文:高朝侠,徐学选,宇苗子,张少妮,赵传普.黄土塬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大孔隙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6).
作者姓名:高朝侠  徐学选  宇苗子  张少妮  赵传普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21);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KZZD-EW-04-03)资助
摘    要:土壤导水率及大孔隙数量是决定降雨-入渗的重要参数,对模拟土壤水分及溶质运移、建立流域水文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为确定黄土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大孔隙特征的影响,本文通过Hood入渗仪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较了该区刺槐林地、草地、小麦地、苹果林地土壤导水率、大孔隙度和大孔隙连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刺槐林地、草地、小麦地、苹果林地的平均饱和导水率分别为58.60×10-6、54.90×10-6、35.30×10-6、23.40×10-6m·s-1,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单位面积有效大孔隙数目、大孔隙度及大孔隙连通性均依次为:刺槐林地≈草地小麦地苹果林地.植被恢复通过植物根系穿插、土壤动物活动等形成大孔隙,可显著提高土壤入渗性能.黄土区应坚持林草植被恢复措施.

关 键 词:土地利用方式  Hood  入渗仪  导水率  大孔隙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