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
引用本文:温仲明,焦峰,刘宝元,卜耀军,焦菊英.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2025-2029.
作者姓名:温仲明  焦峰  刘宝元  卜耀军  焦菊英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1029),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B220129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421).
摘    要:研究了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与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在显域生境下,植被自然演替过程虽然趋向于该区原有植物群落类型,但经过40~50年的时间,仍未形成灌丛或稀树等群落,分布较多的仍是长芒草、铁杆蒿、白羊草、大针茅和达乌里胡枝子等群落类型.从植被恢复时间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来看,除全P外(P>0.05),有机质、全N、速效氮、速效钾的变化极显著(P<0.001),速效磷变化较显著(0.05延长而呈增加趋势.除恢复时间外,养分含量变化也随土壤剖面深度而变化,其中除全P含量变化较显著外(P<0.05),其余各养分含量变化都达极显著水平(P<0.001).土壤养分变化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氮与速效钾相互间相关极显著(P<0.001),而与全P与速效磷相关性不明显(P>0.05),全P与速效磷二者相关性也不明显(P>0.05).

关 键 词:植被自然恢复  演替  土壤养分  相关性
文章编号:1001-9332(2005)11-2025-05
收稿时间:2004-08-16
修稿时间:2005-04-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