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核受体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毒性中的作用
引用本文:任林,邝江莹,蒲诗云,何金汗.核受体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毒性中的作用[J].生理科学进展,2016(1):53-56.
作者姓名:任林  邝江莹  蒲诗云  何金汗
作者单位: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成都,610041;2.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最广泛使用的OTC类非甾体镇痛药物。APAP服用过量是急性肝衰竭入院的最主要原因。进入体内的APAP大部分在肝脏被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和磺基转移酶(SULT)代谢为无毒化合物,继而经由肾脏和胆汁排泄。少于10%的APAP被Ⅰ相酶——细胞色素P450酶系——生物转化为高活性中间产物N-乙酰基-对苯醌亚胺(NAPQI)。NAPQI由谷胱甘肽代谢为APAP半胱氨酸共轭产物,由此引起细胞损伤。核受体(NRS)是进化相关的DNA结合转录因子的超家族成员之一,它广泛参与多种生理过程。最近研究表明,核受体中的孕烷X受体(PXR),构成型雄烷受体(CAR),肝X受体(LXRα),法尼酯X受体(FX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通过对Ⅰ相酶,Ⅱ相酶或肝转运体的调节,参与了APAP引起的肝毒性的病理过程。

关 键 词:对乙酰氨基酚  肝毒性  核受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