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5个地方牦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引用本文:廖信军,常洪,张桂香,王冬蕾,宋卫涛,韩旭,张自富.中国5个地方牦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J].生物多样性,2008,16(2):156-165.
作者姓名:廖信军  常洪  张桂香  王冬蕾  宋卫涛  韩旭  张自富
作者单位:1.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343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
2.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
3.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中心,北京,100094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225003
5.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
基金项目:农业部中国地方牛种遗传距离测定项目
摘    要:本文以大额牛(Bos frontalis)为外群,应用16对微卫星DNA标记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评估了5个中国地方牦牛(Bos grunniens)(帕里牦牛、斯布牦牛、西藏高山牦牛、麦洼牦牛和九龙牦牛)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品种间遗传关系。6个群体的16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其中有33个等位基因为5个牦牛品种所特有。6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2.2043-3.2754之间,平均杂合度(H)在0.4858-0.6153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4230-0.5711之间。5个牦牛品种的微卫星座位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大额牛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贫乏。5个牦牛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527,表明牦牛亚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很低。采用邻近结合法构建聚类图和模糊聚类分析表明,5个牦牛品种分为两大类,其中斯布牦牛、西藏高山牦牛、帕里牦牛和麦洼牦牛为一大类,九龙牦牛为一类。研究结果将为中国地方牦牛品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牦牛  遗传分化  资源保护  遗传关系
收稿时间:2007-9-17
修稿时间:2007年9月17日

Genetic diversity of five native Chinese yak breeds based on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
Xinjun Liao,Hong Chang,Guixiang Zhang,Donglei Wang,Weitao Song,Xu Han,Zifu Zhang.Genetic diversity of five native Chinese yak breeds based on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J].Biodiversity Science,2008,16(2):156-165.
Authors:Xinjun Liao  Hong Chang  Guixiang Zhang  Donglei Wang  Weitao Song  Xu Han  Zifu Zh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