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鼠颈动脉再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王金林,谭小进,谢志娟.大鼠颈动脉再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机制的初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6):1042-1045.
作者姓名:王金林  谭小进  谢志娟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衡阳,421001
摘    要:目的:建立再狭窄动物模型,探讨再狭窄的发生规律及病理机制.方法:模拟临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过程,造成大鼠颈动脉扩张及血管内膜的损伤,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观测术后不同时相点内膜、中膜的增生以及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血管内皮修复情况.结果:新生内膜于术后28天增厚达高峰,增生的血管内膜细胞中以α-Atin染色细胞为主,提示血管内膜的增生大多来自中膜的平滑肌细胞.损伤动脉壁细胞增殖,中膜增厚在14时达到高峰与术后即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5天中膜面积与术后第一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回缩管腔明显变窄.血管外弹力板周径和内弹力板周径在手术后当天有明显增加,与对侧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随后开始出现收缩性重构并在第14-28天达到高峰.手术后35天与对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内膜剥脱后血管内膜第14天即可以见到部分再内皮化,28天血管内膜基本完全再内皮化.结论:损伤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为血管的收缩性重构和内膜过度增生.

关 键 词:再狭窄  动脉成形术  血管重构  再内皮化  大鼠颈动脉  再狭窄模型  病理机制  研究  rats  restenosis  study  establishment  过度增生  动脉狭窄  完全  膜基  再内皮化  内膜剥脱  天达  收缩性  差异显著  弹力  管腔  无显著性差异
文章编号:1673-6273(2008)06-1042-04
修稿时间:2007年11月30

Model establishment and pathogenetic study of arterial restenosis in rats
WANG Jin-lin,TAN Xiao-jin,XIE Zhi-juan.Model establishment and pathogenetic study of arterial restenosis in rats[J].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08,8(6):1042-1045.
Authors:WANG Jin-lin  TAN Xiao-jin  XIE Zhi-ju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