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斑翅食蚧蚜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姓名:张方平  符悦冠  韩冬银  牛黎明  张敬宝  金启安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控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儋州市,571737
基金项目: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nyhyzx07-033-2);南亚热带作物专项经费(“ZBC200804”);农热办合同(2007-9);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技术建设经费(nycytx-34-GW2-4-4)
摘    要:斑翅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ceroplasta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的重要内寄生蜂。对斑翅食蚧蚜小蜂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斑翅食蚧蚜小蜂的行为、发育、存活、繁殖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斑翅食蚧蚜小蜂幼虫分3龄,完成一个世代需21-26d。卵巢左右成对,各由3条卵巢管组成,为发育成熟型,成虫期补充营养和发育时间对抱卵量的影响不明显。羽化后即可进行交配,交配时间2-3s,雄蜂有竞争交配行为,交配对雌蜂产卵有显著刺激作用。产卵行为有寻找、寄主检查、产卵器刺探、产卵、产卵针拔出等步骤,存在过寄生现象。羽化主要是在08:00-10:00,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对其羽化节律均有影响,温度升高羽化提前,且相对集中;相对湿度在20%-90%范围内,随湿度的升高成虫羽化高蜂延后;而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均可使斑翅食蚧蚜小蜂的羽化相对分散。随着温度的升高,雌成蜂的寿命逐渐缩短;补充营养能延长成虫寿命,取食10%蔗糖的寿命最长,清水和无补充营养寿命短。

关 键 词:斑翅食蚧蚜小蜂  橡副珠蜡蚧  生物学特性
收稿时间:2009-09-05
修稿时间:2010-07-0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