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广西三种真红树植物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初筛
作者姓名:黎芳婷  李蜜  徐淑芬  王慧敏  刘永宏  高程海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海洋药物研究院/药学院,南宁 5302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西联合重点资助项目(U20A20101);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2020GXNSFGA297002); 广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工程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项目(2018006); 广西“八桂学者”专项; 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专项科研经费(2018ZD005)[Supported by Joint Fund of NSFC-Guangxi(U20A20101); Guangxi Natural Science Foudation Innovative Team Project(2020GXNSFGA297002); Development Program of High-level Talent Team under Qihuang Project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2018006); Special Fund for Bagui Scholars of Guangxi; Special Progra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under Institutes of Marine Drugs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2018ZD005)]。
摘    要:为了挖掘真红树植物潜在细菌新物种和生物活性物质,丰富红树林微生物多样性,为新型活性产物开发提供菌株资源。该文从秋茄、木榄和红海榄三种广西来源的真红树植物及其生境中,按根、茎、叶、花、果实和泥土分成22份样品,选用8种不同培养基分离可培养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分析其多样性,采用纸片法筛选细菌发酵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点植法测试其酶活性。结果表明:(1)共分离获得可培养细菌35株,隶属于23个科28个属,芽孢杆菌属占细菌总数的14.3%,为优势菌属,同时发现11株潜在的新细菌资源。(2)活性筛选获得4株细菌具有抑菌活性,16株细菌具有酶活性,芽孢杆菌属是酶活性优势菌属。综上所述,广西真红树植物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丰富,部分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和酶活性,在新型抗生素和酶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关 键 词:真红树植物  细菌  物种多样性  抑菌活性  酶活性
收稿时间:2021-04-04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