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个竹秆变异毛竹变型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引用本文:牟少华,李 娟,李雪平,高 健.四个竹秆变异毛竹变型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J].广西植物,2022,42(8):1383-1393.
作者姓名:牟少华  李 娟  李雪平  高 健
作者单位:国际竹藤中心 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2
基金项目:国家林草局“948”项目(2015-4-13);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632016003)[Supported by Project ‘948''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 Administration(2015-4-13);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of ICBR(1632016003)]。
摘    要: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竹种,在长期栽培适应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变异。为揭示毛竹竹秆变异变型的全基因组突变类型,以黄皮毛竹、金丝毛竹、绿皮花毛竹和花毛竹4个毛竹变型为实验材料,采用高通量重测序技术获得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单核苷多态性(SNP)、小片段插入缺失(InDel)和结构变异(SV)检测和注释,并将变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花毛竹基因组检测得到的基因变异数最多,为12 555个; 金丝毛竹样品变异位点数最少,为11 923个; 4个样品都有7 000多个变异基因得到功能注释。GO注释分类包括细胞组件、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三个基因功能分类体系的56个功能组。在细胞组件方面,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有2 431个; 在生物过程方面,参与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的基因有75个,参与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调控以及紫外光下组织中花青素积累的相关基因有80个。COG分类表明参与复制、重组和修复的基因数为369个,信号转导机制的基因数为291个,转录的相关基因为222个。通过KEGG数据库系统地分析变异基因参与的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等物质代谢合成途径。深入研究这些差异基因的调控途径,从DNA水平上解释竹秆的变异机制,可为深入研究毛竹种内丰富的多态性和遗传变异提供数据支持,阐析不同变异类型的基因家族、功能基因等遗传基础。

关 键 词:毛竹    变型    全基因组重测序    基因注释
收稿时间:2021/1/14 0:00:00

Genomic sequence analysis of four culm variants of Moso bamboo(Phyllostachys edulis)on culm
MU Shaohu,LI Juan,LI Xueping,GAO Jian.Genomic sequence analysis of four culm variants of Moso bamboo(Phyllostachys edulis)on culm[J].Guihaia,2022,42(8):1383-1393.
Authors:MU Shaohu  LI Juan  LI Xueping  GAO Jian
Institution:Key Laboratory of Bamboo and Ratt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Bamboo and Rattan,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Keywords:Moso bamboo(Phyllostachys edulis)  variant  whole genome re-sequencing  gene annotation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