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个水稻显性高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引用本文:邓晓建,李秀兰,王平荣,吴成,杨志荣.一个水稻显性高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4,46(8).
作者姓名:邓晓建  李秀兰  王平荣  吴成  杨志荣
摘    要:从水稻(Oryza sativa L.)的两个半矮秆籼稻品种6442S-7和蜀恢881杂交F2代群体中发现一个高秆突变体D111,其株高和秆长分别比亲本蜀恢881增加63.0%和87.0%.用20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D¨1及其原始亲本6442S-7和蜀恢881之间的基因组DNA多态性,结果未发现D111具有2个原始亲本都没有的新带型,证明D1¨的确是6442S-7和蜀恢881的杂交后代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将D111分别与蜀恢881、蜀恢527、明恢63、9311、IR68、G46B等6个半矮秆品种和高秆对照品种南京6号杂交,分析F1和F2代株高的遗传行为,结果表明D1¨的高秆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且该基因与南京6号的高秆基因紧密连锁或等位.以蜀恢527/D111 F2群体为定位群体,运用微卫星标记将D111显性高秆突变基因定位于水稻第一染色体长臂,与RM212、RM302和RM472的遗传距离分别是27.7 cM、25.5 cM和6.0 cM,该基因暂命名为LC(t).认为D111是首例从半矮秆品种自然突变产生的水稻显性高秆突变体,LC(t)为首次定位的水稻显性高秆突变基因.此外,将上述基因定位结果与Causse等(1994)和Temnykh等(2000,2001)发表的水稻分子连锁图谱进行比较,发现LC(t)基因恰巧位于与水稻"绿色革命基因"sd1相同或十分相近的染色体区域,因此,还就LC(t)基因与sd1基因之间的可能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 键 词:水稻  显性高秆突变体  高秆基因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微卫星标记

Genetic Analysis and Gene Mapping of a Dominant Long-culm Mutant in Rice
Authors:DENG Xiao-jian  LI Xiu-lan  WANG Ping-Rong  WU Cheng  YANG Zhi-rong
Abstract:
Keywords:rice (Oryza sativa)  dominant long-culm mutant  long-culm gene  genetic analysis  gene mapp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