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叶绿体DNA atpB-rbcL片段的典型樱亚属部分种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探讨
摘    要:蔷薇科典型樱亚属植物(Subg. Cerasus Koehne)(樱花类)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深入研究其种间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对于国产樱属植物系统发育与种质资源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基于PCR扩增与测序技术研究了从云南、江西、福建采集的典型樱亚属3个种(含变种)的叶绿体DNA非编码区atpB-rbcL片段,结合Gen Bank数据库已经提交的其它4个种的同源序列,共获得7个种的30条序列矩阵,以此构建了单倍型中介网络图与系统发育树,分析和探讨了它们的亲缘关系与分类地位。(1)在atpB-rbcL序列矩阵中,774个有效位点中共发现15个多态性位点,占分析序列的1. 94%,(A+T)含量为70. 50%,存在明显的碱基偏好;(2) DNASP 5共检测到9个单倍型,物种间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_d=0. 880 5±0. 026),平均核苷酸多态性(π=0. 007 11±0. 000 54),除尾叶樱桃(Prunus dielsiana)外(Hap5~Hap7),其余物种拥有各自独特的1个单倍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综合Network中介图与系统发育重建结果:推测磐安樱桃(P. pananensis)处于较原始的进化阶段,相比尾叶樱桃,与浙闽樱桃(P. schneideriana)亲缘关系较近;长柱尾叶樱桃(P. dielsiana var. longistyla)与尾叶樱桃互为姊妹支,并共同构成独立进化单元。综上,叶绿体atpB-rbcL片段在典型樱亚属下种间的适用效果较好,可以优先选为DNA条形码;分子证据结合形态学特征支持将长柱尾叶樱桃作为尾叶樱桃变种的处理意见,而磐安樱桃的分类地位则需要更多的证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