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清miR-30c水平预测贝伐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
引用本文:张思洁,崔彦芝.血清miR-30c水平预测贝伐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9):4309-4313.
作者姓名:张思洁  崔彦芝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
摘    要:为了探讨血清miR-30c水平对贝伐单抗(Bevacizumab)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本研究检测了我院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不同治疗阶段时的血清miR-30c水平。研究显示,miR-30c表达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第8周时,与治疗前相比,相对miR-30c表达水平达到最高,约为治疗前的3倍。然而,治疗后1个月时,miR-30c表达与治疗期间第8周相比显著降低,但仍高于贝伐单抗治疗前的水平(p0.05)。血清miR-30c水平与心脏毒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采用血清miR-30c水平预测贝伐单抗诱导的NSCLC患者的心脏毒性。ROC分析显示,从化疗前到化疗期间,miR-30c水平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分别为0.866、0.708和0.882。从化疗前到化疗后,miR-30c水平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分别为0.705、0.679和0.654。本研究表明,血清miR-30c可能是预测贝伐单抗化疗后发生心脏毒性的生物标志物。

关 键 词:miR-30c  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单抗  心脏毒性  肺癌  生物标志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