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单操作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临床分析
引用本文:韩 浩,于 奇,陶 宇,缪 军,许 峰,刘永靖.单操作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1):87-92.
作者姓名:韩 浩  于 奇  陶 宇  缪 军  许 峰  刘永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胸心外科 安徽 合肥 230031;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胸外科 安徽 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安徽 合肥 230032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1804h08020284)
摘    要: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单操作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与单操作孔胸腔镜常规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2年1月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单操作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单操作孔胸腔镜常规肺叶切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肺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3 d VAS上升,术后7 d VAS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 VAS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 m、3 m FEV1、FVC、FEV1/FVC先下降后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C反应蛋白(CP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 CPR、TNF-α、IL-6先下降后上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1 d、3 d CPR、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因子,利于康复。

关 键 词:单向式  单操作孔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肺癌  临床效果
收稿时间:2022/4/25 0:00:00
修稿时间:2022/5/21 0:00:00

Clinical Analysis of Single-direction Uniportal Thoracoscopic Pilmonary Lobectomy
Abstract:
Keywords:Single-direction  Uniportal  Thoracoscopic  Pilmonary lobectomy  Llung cancer  Clinical effect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