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绵粉蚧取食为害对棉花萜类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黄俊 张娟 吕要斌 |
| |
作者单位: |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杭州,311202;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杭州310021 |
| |
基金项目: |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302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4C140004;LQ16C140004),杭州市农业科研攻关专项(20150432B36) |
| |
摘 要: |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机械损伤叶片(MW)、外源水杨酸诱导(Me SA)、扶桑绵粉蚧短期(S-MF)及长期为害(L-MF)4种方式处理棉花,对棉花植株释放的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共有5种萜类化合物被定性检出,分别为α蒎烯、β蒎烯、长叶烯、A-柏木烯与雪松烯;扶桑绵粉蚧的取食为害显著提高了棉花α蒎烯、β蒎烯及A-柏木烯的释放量,并且新增加雪松烯与长叶烯的释放;而叶片机械损伤与外源水杨酸诱导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α蒎烯、β蒎烯及A-柏木烯的释放量。本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进行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关 键 词: | 扶桑绵粉蚧 虫伤诱导挥发性化合物 萜类物质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昆虫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昆虫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