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物合成吡咯喹啉醌 |
| |
作者姓名: | 叶润乐 李沣 丁凡 赵振辉 陈晟 袁建锋 |
| |
作者单位: | 1 浙江师范大学 行知学院,浙江 兰溪 321100;1 浙江师范大学 行知学院,浙江 兰溪 321100;2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省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 金华 321004 |
| |
基金项目: |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No. Y20184079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No. 201913276014) 资助。 |
| |
摘 要: | 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是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酶辅基,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在食品、医药卫生及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文中采用重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物合成吡咯喹啉醌。首先构建丙酮酸脱羧酶基因GOX1081敲除的重组菌G. oxydans T1,减少副产物乙酸的形成。然后利用筛选的内源性组成型启动子P0169融合表达pqqABCDE基因簇及tldD基因,构建重组菌G. oxydans T2。最后对发酵培养基添加物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重组菌G. oxydans T1、G. oxydans T2生物量较野生菌分别提高43.02%和38.76%,而PQQ的产量分别是野生菌的4.82倍和20.5倍。进一步优化G. oxydans T2碳源及培养条件,最终PQQ产量达(51.3241±0.8997)mg/L,是野生菌的345.62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生物量和合成PQQ的产量,为改善PQQ生物合成效率奠定基础。
|
关 键 词: |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吡咯喹啉醌 生物合成 代谢工程 |
收稿时间: | 2019-10-2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