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喀斯特石漠生态系统不同自然演替阶段中苔藓植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籍烨  张朝晖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042);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黔科合外G字2013-7016号).
摘    要: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各演替阶段苔藓植物的群落特征及苔藓植物物种α和β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苔藓植物群落21种,并以美灰藓(Eurohypnum leptothallum)为优势物种。苔藓植物α多样性指数随演替阶段的发展,表现出先下降、再反弹(藤刺灌丛阶段)、最后再次降低的变化趋势。苔藓植物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大小表现为:苔藓群落阶段(0.9392)〉 乔灌丛阶段(0.8675)〉 藤刺灌丛阶段(0.8651)〉 草灌丛阶段(0.7677)〉 草丛阶段(0.7676)。β多样性指数(Sorenson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苔藓植物群落随着演替阶段的发展,相同种类的数目随之减少,群落间相似性系数也逐渐降低。虽然苔藓植物群落在草丛阶段和藤刺灌丛阶段的相似性高于草丛阶段和草灌丛阶段之间的相似性系数,但总的相似性系数却呈现下降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石漠生态系统演替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 键 词:苔藓植物  喀斯特石漠地区  自然演替  物种组成  α多样性指数  β多样性指数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