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基因组学在纤维素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 |
作者姓名: | 戴利铭 熊彩云 黄遵锡 李俊俊 唐湘华 杨云娟 许波 |
| |
作者单位: | 1. 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1. 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1. 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2. 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500;3. 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4. 云南师范大学 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1. 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2. 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500;3. 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4. 云南师范大学 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1. 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2. 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500;3. 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4. 云南师范大学 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1. 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2. 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500;3. 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4. 云南师范大学 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1. 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2. 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500;3. 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4. 云南师范大学 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1160229,31360268) |
| |
摘 要: | 纤维素酶能降解纤维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修复、食品加工、化工合成等领域,开发高活力、广底物、耐高温高碱等极端条件的新型纤维素酶具有重要意义。宏基因组学以特定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的基因组总和为研究对象,避开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过程,为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技术。文中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利用宏基因组学获取纤维素酶的策略,同时着重介绍利用宏基因组学从动物胃肠道、土壤等环境中获取纤维素酶的研究。
|
关 键 词: | 宏基因组学 纤维素酶 高通量筛选 未培养微生物 |
|
|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