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茴鱼胚胎及仔鱼发育 |
| |
引用本文: | 邢君霞, 杨茂源, 陈朋, 李立伟, 钟馨, 陈立刚, 伍仕焱, 胡军, 郭焱. 北极茴鱼胚胎及仔鱼发育[J]. 水生生物学报, 2023, 47(4): 648-656. DOI: 10.7541/2022.2021.0292 |
| |
作者姓名: | 邢君霞 杨茂源 陈朋 李立伟 钟馨 陈立刚 伍仕焱 胡军 郭焱 |
| |
作者单位: |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乌鲁木齐 830000 |
| |
基金项目: |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资助项目;科技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阿尔泰山跨境保护地资源环境考察”项目(2022xjkk0800)资助。 |
| |
摘 要: |  研究对人工繁殖的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胚胎发育开展系统观察, 记录分析其胚胎及仔鱼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旨在为北极茴鱼的人工繁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结果显示, 北极茴鱼受精卵呈圆球形, 金黄色, 沉性卵, 未吸水卵径(2.46±0.14) mm, 吸水卵径(3.14±0.18) mm, 卵黄质内有多个油球。油球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了规律性变化。在孵化水温(11.06±0.72)℃, 溶氧8.3—9.8 mg/L条件下, 历时301h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所需积温为3384.84h·℃, 经历合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出膜7个阶段, 共26个时期。北极茴鱼仔鱼尾鳍、胸鳍的分化和眼色素沉积在受精卵胚胎发育后期就已经完成, 背鳍、腹鳍、臀鳍和脂鳍等在胚后发育过程中相继分化。其初孵仔鱼平均全长为(9.33±0.35) mm, 仔鱼卵黄囊呈圆球形, 18日龄时卵黄囊和油球被完全消耗。其早期发育阶段(0—16日龄)的生长特性符合公式: y=0.0005x4–0.0201x3+0.2264x2–0.3773x+9.6102(R2=0.9968)。研究初步阐明了北极茴鱼的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的时序特征, 为今后的苗种规模化繁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关 键 词: | 胚胎发育 仔鱼 形态 额尔齐斯河 北极茴鱼 |
收稿时间: | 2021-10-26 |
修稿时间: | 2022-05-16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