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取食及产卵偏好性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王前进 党聪 叶恭银 |
| |
作者单位: | 1.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2.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2014CB138404);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6ZX08011-001) |
| |
摘 要: | 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 RDV)是水稻普通矮缩病(Rice dwarf disease)的病原,主要依赖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经卵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本研究采用室内试验观测了带毒与无毒的黑尾叶蝉在健康及感病水稻间的取食、产卵选择趋性。取食偏好性试验发现,无毒叶蝉对感病水稻趋性更强,从观测的第8小时开始达显著差异水平;带毒叶蝉则对健康水稻趋性更强,在观测的第24小时开始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表明RDV侵染水稻会引起黑尾叶蝉取食偏好性的改变。产卵偏好性试验发现无毒及带毒黑尾叶蝉在健康及感病水稻间3个观测指标(每植株卵块数、每卵块的卵量及每植株上的总卵量)均无显著差异,表明RDV侵染水稻对黑尾叶蝉产卵选择偏好性无显著影响。本文初步明确RDV对黑尾叶蝉取食和产卵偏好性的影响,为揭示介体昆虫-病毒-寄主植物三者之间的互作机制提供佐证。
|
关 键 词: | 水稻矮缩病毒 黑尾叶蝉 取食偏好性 产卵偏好性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昆虫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昆虫学报》下载全文 |
|